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搜索
关 键 词:
         
所属分类:
排序方式:
  
  •  
    • 新研究让棉花秸秆“变废为宝”
      • 2024-06-22
    •  
    • 记者一线探访稻米生产消费全环节 全链条节粮减损大有可为
      记者一线探访稻米生产消费全环节 全链条节粮减损大有可为
      • 种植户冷辑龙在查看秧苗长势 秦立军 摄(人民视觉)锦花米业的工作人员在检查机器 秦立军 摄(人民视觉)远看四川现代粮食产业广汉示范基地 秦立军 摄(人民视觉)工人在运输成品大米 秦立军 摄(人民视觉)餐饮企业工作人员在做米饭 秦立军 摄(人民视觉)又是一年夏收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
      • 2024-06-19
    •  
    • 湖北:构建多层次农业科技服务网络
      • 2024-06-18
    •  
    • 南涝北旱,水利部门如何防御?
      • 2024-06-15
    •  
    • 驰骋田野,大小农机各显身手
      驰骋田野,大小农机各显身手
      • 图①:湖南省蓝山县塔峰镇荷叶塘村,农技人员操作植保无人机在田间进行施肥作业。彭华 摄(人民视觉)图②:四川省蓬溪县群利镇五龙村,农机手驾驶播种机开展大豆玉米复合播种。吴奉家 摄(人民视觉)图③: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新村,农机手实施小麦秸秆装车运输作业。孙慧 摄(人民视觉)图④:河南省舞阳县田间,联合收割机高效开展麦收作业。姚彬 摄(人
      • 2024-06-15
    •  
    • 农业农村部派出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赴7省开展指导 落实微喷灌等抗旱节水关键技术措施
      • 2024-06-15
    •  
    • 中国最大地下水“漏斗区”努力平衡水粮矛盾
      中国最大地下水“漏斗区”努力平衡水粮矛盾
      • 新华社石家庄6月12日电 粮食生产大省河北省,地处中国最大地下水“漏斗区”。近年来为平衡水粮矛盾,该省在选种育种、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建设、智慧农业等方面着力,不断推进节水增效。河北省连续11年粮食产量超过700亿斤,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00多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河北75%的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存在水粮矛盾。种子是农
      • 2024-06-14
    •  
    • 普通野生稻优异基因发掘平台建立
      • 2024-06-13
    •  
    • 选育良种筑牢粮食安全
      选育良种筑牢粮食安全
      • 工作人员在位于湖北武汉市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植物工厂水培间进行油菜耐盐碱筛选。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全国大规模小麦机收于近日全面展开,标志着今年第一季粮食作物进入收获阶段。夏收过后,即将播种的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将给农民带来第二季收入。作物丰收的关键是什么?是种子,能让产量“赢在起跑线上”。因此,选育良种至关重要。“今年高产示
      • 2024-06-10
    •  
    • 一批优质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
      • 2024-06-07
    •  
    • 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
      • 2024-06-05
    •  
    • 中国气象局启动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气象服务
      • 2024-06-05
    •  
    • 粮库管理更加“智慧”
      粮库管理更加“智慧”
      •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新庄粮食储备库,应用智能化粮情监测系统实现收购、库存全程智能管理。 陆启辉 摄(中经视觉)目前,夏粮收获由南向北陆续开镰,收购工作也逐步展开。粮食颗粒归仓后如何管好储好,考验着“大国粮仓”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信息化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是强化储备粮管理的利器。目前,我国政策性粮食管理已经实现信息化全覆盖,确保收购、销售、轮换
      • 2024-06-03
    •  
    • 全球首个血橙高质量基因组发布
      • 2024-05-30
    •  
    • 数字化新农具显威力
      数字化新农具显威力
      • 在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敕勒川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人员在栽培蔬菜苗。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萝卜种稀点还是密点?葱越长越细是缺肥吗?苋菜不红咋办……在“梁老师讲农业”的抖音直播间,满头白发的梁振清手拿粉笔,在小黑板上写下“稀种萝卜密植菜”“涝不死的白菜旱不死的葱”“萝卜一张锄,苋菜一担桶”等农谚,耐心解答网友提出的问题。梁振清退休前是湖北
      • 2024-05-28
    •  
    • 602.6公斤!湖北稻茬小麦单产新纪录诞生
      • 2024-05-28
    •  
    • 我国科学家找到水稻驯化关键证据
      • 2024-05-28
    •  
    • 5G智慧应用深入田间地头,助力农业有“质”更有“智”
      5G智慧应用深入田间地头,助力农业有“质”更有“智”
      • 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5G网络的高速率、低延迟和广连接特性为物联网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支撑,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5月20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位于深圳的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谈及5G网络与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上的应用,中兴通讯品牌部副部长姜文指出,其核心在于感知、网络传输与智能处理。“首先,我们通
      • 2024-05-23
    •  
    • 航天科技成果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千行百业
      航天科技成果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千行百业
      • 2024-05-21
    •  
    • 2023年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揭晓
      2023年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揭晓
      • 近日,中国海洋学会联合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评选出2023年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排名不分先后)。我国绘制迄今为止最大动物基因组图谱南极磷虾是全球海洋生物量最大的物种,亦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种。我国科学家利用自主研发的基因组组装算法,突破了超大且高重复基因组组装的技术瓶颈,破译
      • 2024-05-21
    •  
     
    相关搜索
     
    今日搜索排行
     
    本周搜索排行
     
    本月搜索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