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搜索
关 键 词:
         
所属分类:
排序方式:
  
  •  
    •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刘江:把“冷板凳”坐热 让大豆玉米“相伴相生”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刘江:把“冷板凳”坐热 让大豆玉米“相伴相生”
      • 人物名片:刘江,中共党员,现任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作物科技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但目前我国大豆多依赖进口,提升大豆产能迫在眉睫。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产出更多大豆?这块玉米地就是答案。”5月8日,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教学实习农场里,刘江正
      • 2023-11-05
    •  
    • 河南内黄县龙庆街道:黑玉米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内黄县龙庆街道:黑玉米助力乡村振兴
      • 当前正值黑玉米采收期,9月4日,记者来到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龙庆街道李楼村的黑玉米种植试验田,一株株玉米长势喜人,掰开玉米棒浅绿色的“外衣”,露出乌黑发亮的玉米果粒,很是诱人。“黑玉米颗粒饱满,香气很浓,吃起来软糯可口,是可以吃的黑珍珠。”李楼村“老支书”李付林告诉记者,他还说:“黑玉米经济效益较普通玉米高得多,今年,我们李楼村在龙庆街道
      • 2023-09-08
    •  
    • 中央财政安排玉米大豆“一喷多促”一次性补助资金24亿元支持保秋粮丰收
      • 2023-08-23
    •  
    • 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灰包,在我国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发病较重。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至8%,个别地块达60%至70%,损失惨重。危害症状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雌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因此,该病的发病率基本等于病害的损失率。一般在出穗后显症,但有
      • 2023-08-03
    •  
    • 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夏玉米渍涝害风险预警提示
      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夏玉米渍涝害风险预警提示
      • 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7月27日联合发布农业风涝灾害风险预警:预计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将于7月28日在我国闽粤沿海登陆,受其影响,28日东南沿海将出现强风雨天气,福建、浙江中南部、江西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29日至31日,受台风北上环流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将出现强降雨天气。上述地区农田渍涝灾害风险高,玉米等高秆作物、香蕉等经济林果
      • 2023-07-28
    •  
    • 13.小麦宽幅晚播增密-玉米扩行缩株粒收技术
      • 2023-07-11
    •  
    • 10.密植夏玉米籽粒机械收获生产技术规程
      10.密植夏玉米籽粒机械收获生产技术规程
      • 一、技术名称密植夏玉米籽粒机械收获生产技术规程二、技术概述(概述应简明扼要,可附照片、视频)(一)技术基本情况。山东省玉米生产存在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差,以及传统种植与收获方式导致晒粮难,进而影响品质和收益等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十三五”期间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课题。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在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可以改善玉米品质,可成为山
      • 2023-07-11
    •  
    • 9.夏玉米全程机械化稳产高效生产技术
      • 2023-07-11
    •  
    • 3.夏玉米密植高产机械收获籽粒技术
      3.夏玉米密植高产机械收获籽粒技术
      • 作物类:3.夏玉米密植高产机械收获籽粒技术一、技术名称夏玉米密植高产机械收获籽粒技术二、技术概述(一)技术类别:技术规程。(二)技术类型:技术服务、模式。(三)技术基本情况:山东省玉米生产存在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差,以及传统种植与收获方式导致晒粮难,进而影响品质和收益等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十三五”期间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课题。玉米
      • 2023-07-11
    •  
    • 2.夏玉米精量直播晚收高产栽培技术
      2.夏玉米精量直播晚收高产栽培技术
      • 作物类:2.夏玉米精量直播晚收高产栽培技术一、技术名称夏玉米精量直播晚收高产栽培技术二、技术概述(一)技术类别:技术规程。(二)技术类型:技术服务、模式。(三)技术基本情况:黄淮海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因受光温资源的限制,长期以来生产上推广玉米套种技术,即小麦收获前10-15天将玉米套种到小麦田里,这种种植方式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小麦玉米
      • 2023-07-11
    •  
    • 69.专利名称:一种玉米播种机镇压装置
      • 2023-07-11
    •  
    • 8.玉米新品种:山农216
      • 2023-07-07
    •  
    • 6.玉米新品种:山农215
      • 2023-07-07
    •  
    • 手绘漫画《向未来》: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与南繁的一见“种”情
      手绘漫画《向未来》: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与南繁的一见“种”情
      • “未来”二字如初升的太阳承载着希冀与憧憬关于海南未来的畅想南繁育种、深海科技、航天航空这三大未来产业一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海南日报新媒体特别策划推出全媒体联动系列手绘漫画《向未来》通过“‘种’情”“探海”“问天”三个主题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乘风破浪驶向深海再到奔赴浩渺星辰展现海南立足当下向未来出发的生动实践一个个奋斗故事正在琼州大地不断上
      • 2023-05-25
    •  
    • 内蒙古:智能机械种玉米 新型装备栽辣椒
      内蒙古:智能机械种玉米 新型装备栽辣椒
      • 内蒙古:智能机械种玉米 新型装备栽辣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吴祥瑞
      • 2023-05-17
    •  
    • 吉林:玉米已播计划面积98% 保护性耕作受青睐
      吉林:玉米已播计划面积98% 保护性耕作受青睐
      • 吉林:玉米已播计划面积98% 保护性耕作受青睐吉视通责任编辑:张硕 徐首天总平台审核编辑:于博涵
      • 2023-05-17
    •  
    • 宁夏:80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抢“墒”机
      宁夏:80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抢“墒”机
      • 宁夏:80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抢“墒”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吴祥瑞
      • 2023-05-13
    •  
    • 持续增强我国玉米全球供应链
      • 2023-05-12
    •  
    • 天津:新技术新装备 助力玉米高产种植
      天津:新技术新装备 助力玉米高产种植
      • 天津:新技术新装备 助力玉米高产种植责任编辑:曲璐琳 张瑜总平台审核编辑:王雨馨(小)
      • 2023-04-24
    •  
    • 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为育良种 他58年未回家过年
      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为育良种 他58年未回家过年
      • (视频)兔年春节,在海南三亚,今年87岁的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依然坚守在南繁育种基地。1964年起,他每年冬天都会从河南来到海南三亚开展玉米选育工作,并在基地度过了58个春节。近六十年来,程相文培育的“浚单”“永优”系列玉米新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超过5亿亩。记者:王军锋 郭良川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责任编辑:徐睿明
      • 2023-02-11
    •  
     «上一页   1   2   …   3   4   …   5   6   下一页»   共107条/6页 
     
    相关搜索
     
    今日搜索排行
     
    本周搜索排行
     
    本月搜索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