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产业动态 » 正文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领域降碳减污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22-11-01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良伟  浏览次数:9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您体会最深的是什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我对这一点体会很深,结合我的工作看,我觉得近10年来,我国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变化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一个缩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环保机械协会固废处理委员会主任徐海云告

“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您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我对这一点体会很深,结合我的工作看,我觉得近10年来,我国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变化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一个缩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环保机械协会固废处理委员会主任徐海云告诉记者。

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由填埋为主转变为焚烧发电为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我国生活垃圾处理领域在降碳减污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徐海云表示。

根据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固体废物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排在第5位,前4位分别是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和林业。固体废物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主要来自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

徐海云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取得巨大进步。一方面,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服务范围不断向乡村延伸,为美丽中国建设夯实基础;另一方面,生活垃圾处理结构不断优化,回收利用后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由填埋为主转变为以焚烧发电为主,在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成效显著。

据悉,2021年年底,我国内地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能力超过80万吨/日,超过欧盟、美国与日本之和。

未来几年,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处理量还将大幅下降,大部分地区将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领域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低于美国和欧盟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过程中的甲烷排放是固体废弃物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固体废物领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80%至90%。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建设统计年鉴的数据,我国生活垃圾填埋量从2017年开始下降,2020年焚烧处理量超过填埋处理量。2021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处理量下降到0.9亿吨,焚烧处理量达到2.1亿吨,回收利用后的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比例下降到原来的30%。

“对比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美国目前回收利用后的生活垃圾填埋比例是80%、欧盟是48%,我国显然更低。2021年,我国内地人均生活垃圾填埋量约为64千克,约为欧盟的1/2、美国的1/6。按照IPCC的同一口径比较,2021年,我国生活垃圾处理领域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低于美国、欧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徐海云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刘凯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