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要闻综合 » 正文

我国力争到2025年规划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亿亩

发布日期:2023-01-01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浏览次数:11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严赋憬)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提出到2025年规划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0.3亿亩,到2030年规划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86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0.9亿亩等一系列目标任务。这是记者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严赋憬)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提出到2025年规划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0.3亿亩,到2030年规划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86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0.9亿亩等一系列目标任务。

这是记者30日从国家林草局召开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暨荒漠化石漠化调查结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消息。

国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司长孙国吉介绍,规划的印发实施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高质量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具体措施。

在总体布局上,规划统筹考虑沙化土地空间分布、治理方向的相似性及地域上相对集中连片等因素,将我国沙化土地划分为干旱沙漠及绿洲、半干旱、青藏高原高寒、沿海沿江湿润等沙化土地类型区、23个防治区域。

根据沙化土地分布特点和水资源承载能力,规划还确定内蒙古东部及京津冀山地丘陵、库布其沙漠及毛乌素沙地、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绿洲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及绿洲区、柴达木盆地沙漠及共和盆地、西藏“两江四河”河谷等7个区域为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建设区域。

规划明确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实行沙化土地分类保护,全面落实各项保护制度,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然修复功能,促进植被休养生息,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土地沙化。强调对于原生沙漠、戈壁等自然遗迹,坚持宜沙则沙,强化保护措施,力争实现应保尽保。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