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利学
environmental hydro science
定义:研究水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发挥水利优势,减免不利影响,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学科。
学科:水利科学技术_水利学总类
相关名词:水利 水资源 水土流失 水环境保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环境水利学是环境科学与水利科学密切结合、相互渗透的学科。环境水利学以水环境为研究对象,包括江、河、湖、海、地下水等自然环境,以及水库、运河、渠系等人工环境,涉及的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变量众多的宏大系统。
环境水利学既研究与水利有关的环境问题,如兴修水利对环境的影响和水害带来的环境问题;也研究与环境有关的水利问题,如环境的改变对水资源、水域和水利工程的影响;同时还要研究环境与水利的相互要求以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与环境的绿色生态相互协调,真正达到兴水利、除水害和改善环境的目的。环境水利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是传统水利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延伸,也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环境对水利的影响主要是研究水资源保护问题,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质和量的保护。具体内容有水质调查、水质评价、水质监测、水质管理、水质预测、水质预报、水污染综合防治,以及防止河流干涸,维持水资源永续有效利用的对策和具体技术措施等。
由于环境水利涉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了环境定向地朝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统一的经济价值尺度,进行环境水利经济分析,通过经济量化描述水利与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有目的地调控生态系统演变过程,把生态系统的自然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结合进行系统研究,是环境水利学的发展趋势。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水利绿色发展的指示精神,着力推动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全国正在开展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工作,包括持续推动断流河道与萎缩干涸湖泊修复、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使水体环境与其他自然环境系统的关系形成整体,全面提升我国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环境水利学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逐步显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特征。
(延伸阅读作者: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党委副书记、高级工程师 宾洪祥)
责任编辑:张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