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科技博览 » 正文

科技名词 | 褐色脂肪组织 Brown adipose tissue

发布日期:2023-05-18  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浏览次数:14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褐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又称:棕色脂肪组织定义:由多泡脂肪细胞构成的、新鲜时呈褐色的脂肪组织。在冬眠动物和新出生的动物中含量最多。学科:生理学_能量代谢和体温相关名词:白色脂肪组织 脂滴 解偶联蛋白 线粒体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延伸阅读】人体内的脂肪组织主要存在两类。第一类是白色脂肪组织,即我们所熟知的“脂肪”,分布在皮下及内脏周围

褐色脂肪组织

Brown adipose tissue

又称:棕色脂肪组织

定义:由多泡脂肪细胞构成的、新鲜时呈褐色的脂肪组织。在冬眠动物和新出生的动物中含量最多。

学科:生理学_能量代谢和体温

相关名词:白色脂肪组织 脂滴 解偶联蛋白 线粒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人体内的脂肪组织主要存在两类。第一类是白色脂肪组织,即我们所熟知的“脂肪”,分布在皮下及内脏周围,是人体的“能量仓库”,其典型特点是单房大脂滴,细胞核呈扁平状。第二类是褐色脂肪组织,主要分布在人体腹股沟、腋窝、肩胛下区以及颈部大血管的周围等处,是人体的“产热器官”,能将食物中的能量转化成热能,其典型特点是多房小脂滴,含有丰富的线粒体,细胞核呈圆形,分布在细胞中央。细胞周围遍布毛细血管和交感神经,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热系统。

在寒冷、创伤或饥饿条件下,人体会消耗能量用于产热以维持正常体温。人体内的产热来源主要有两类,分别是战栗产热和非战栗产热。前者指骨骼肌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后者又称代谢产热,其中褐色脂肪组织是最主要的代谢产热器官,贡献约70%的非战栗产热。褐色脂肪组织在出生后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因此对不能发生战栗产热的婴幼儿来说,褐色脂肪组织的非战栗产热功能在维持体温方面尤为重要。

褐色脂肪组织不仅具有抵御寒冷的功能,还具有燃烧多余脂肪和糖分、降脂减重的作用。褐色脂肪组织的这一功能依赖于其丰富的线粒体含量,在线粒体内膜上特异性表达的产热蛋白——解偶联蛋白1具有质子转运功能,能够消除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质子浓度差,从而阻断三磷酸腺苷的生成,导致脂肪和糖类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发。褐色脂肪组织能够通过增加额外的耗能调节能量平衡,以阻止肥胖进程。

近年发现,人体内存在一类新型脂肪——“米色脂肪”,它的形态介于白色和褐色脂肪之间,细胞内开始出现多房小脂滴。米色脂肪细胞具有很强的诱导性,来源于白色脂肪细胞,并分散在白色脂肪组织中。米色脂肪细胞线粒体含量增多,且表达产热蛋白,它的功能与褐色脂肪细胞相似,都能通过增加机体产热维持体温、调节能量平衡。

(延伸阅读作者: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范玉莹)

责任编辑:张鹏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