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产业动态 » 正文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投用

发布日期:2025-05-2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丁怡婷  浏览次数: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实施我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的恩平15-1平台。黄思颖 摄(人民视觉)生产人员正在打开二氧化碳驱油井采油树阀门。吴晨 摄(人民视觉)人民日报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近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海上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投用。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集、提纯、加压至超临界状态,通过回注井注入地下油藏,既可以增加


实施我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的恩平15-1平台。黄思颖 摄(人民视觉)

生产人员正在打开二氧化碳驱油井采油树阀门。吴晨 摄(人民视觉)

人民日报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近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海上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投用。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集、提纯、加压至超临界状态,通过回注井注入地下油藏,既可以增加原油流动性、驱动增产,又能实现二氧化碳封存,形成“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模式。

恩平15-1平台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所开发油田群高峰日产原油超7500吨。若按常规模式开发,二氧化碳随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面,不仅对海上平台设施和海底管线造成腐蚀,还将增加排放量。

CCUS是化石能源低碳高效开发的新兴技术手段,但项目大都集中在陆上,海上项目屈指可数。该项目的投用,实现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装备技术的全链条升级,未来10年将规模化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并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

要将二氧化碳顺利“捕回”海底,难度不小。其中,回注井是连接海上平台和地下油藏的“绿色通道”。中国海油采用“老井新用+分层注气”的经济高效模式,将老油气井改造为二氧化碳通道,节约钻井成本超1000万元,提前7天完工。 (记者丁怡婷)

责任编辑:赵丹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