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昔日碱滩变良田——甘肃景泰国家级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芦阳片区首茬作物喜获丰收

发布日期:2025-08-21  来源:新白银  作者:乔丽霞 卢昌来  浏览次数: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近日,甘肃景泰国家级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芦阳片区迎来丰收季。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芦阳镇广袤的田野上,火红的辣椒、饱满的西红柿、清脆的甜瓜在秋阳下熠熠生辉。这片曾经因盐碱化而荒芜的土地,在科技赋能与精心改造下,如今正迎来综合治理后的首个丰收季。站在田埂上望去,连片的蔬菜田郁郁葱葱,与记忆中的泛白荒滩形成鲜明对比。农户们穿梭在西红柿地里

近日,甘肃景泰国家级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芦阳片区迎来丰收季。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芦阳镇广袤的田野上,火红的辣椒、饱满的西红柿、清脆的甜瓜在秋阳下熠熠生辉。这片曾经因盐碱化而荒芜的土地,在科技赋能与精心改造下,如今正迎来综合治理后的首个丰收季。

站在田埂上望去,连片的蔬菜田郁郁葱葱,与记忆中的泛白荒滩形成鲜明对比。农户们穿梭在西红柿地里,指尖麻利地为侧枝打杈,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与对土地重生的欣慰。种植户杨佑杰望着眼前的景象难掩激动:“以前这里是碱滩,今年经过农技人员运用科技手段对盐碱地进行改良后,我种了七八亩西红柿,保守亩产在一万斤左右。今年西红柿行情不错,价格在每斤一块钱左右,这地总算能见到收获了。”

这片土地的蜕变,源自科技工作者的持续攻关。如今,面对地里的丰硕成果,景泰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仲晓飞和团队正忙着采摘样品,为辣椒、甜瓜、西红柿等测产并品鉴品质。有着丰富种植经验的甜瓜种植户张鹏品尝后赞不绝口:“挺甜的,中心糖度应该有15°以上,边缘糖度也有12°左右。”仲晓飞解释:“我们通过工程排碱,配合膜下滴灌补水,后期增施有机肥降低土壤含盐量,同时筛选出14种26类耐盐碱经济作物,既保产量又提口感。目前测产数据显示,西瓜亩产约4000斤,辣椒亩产约2000斤,基本达到预期。”

丰收的喜悦不仅在田间,更在产业链的每一环。眼下,茄子、辣椒、西红柿已陆续采摘入市,陕西收购商韩国平对西红柿品质评价颇高:“今年的西红柿外形、个头、亮度都比往年好,拉到陕西供不应求,客户对口感、颜色反馈都不错,口碑很好。”

从泛白碱滩到丰产菜园,芦阳片区的蜕变是科技改良盐碱地的成功实践,更是乡村振兴的鲜活案例。随着治理技术优化、耐盐碱作物推广及产业链完善,这片土地正孕育更多希望。“碱滩变良田”的奇迹不仅为农户带来稳稳的幸福,更形成可复制的“景泰经验”,为西北地区盐碱地治理提供借鉴,让更多盐碱地焕发新生机。

来源:白银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吴秀娟 马玲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