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理论与实践 » 正文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丨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发布日期:2025-11-19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作者:韩佳诺  浏览次数:1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韩佳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郡县治,天下安。县域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九成,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切入点,其特色化发展对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说。作为“城尾乡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韩佳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九成,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

“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切入点,其特色化发展对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说。

作为“城尾乡头”的县城,与大城市相比具有住房、生活等成本低的优势,不仅能有效吸纳县域内人口城镇化,还很可能成为不少出县务工人员回流的重要选择。

近年来,农民工外出半径不断缩小,县内就业占比上升,就地就近转移成为趋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增长超过30%。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县城将聚集更多人口和产业,县域经济具有广阔前景。

“要将县域定位从城市的配角,转换为具有自身特色、可以独立创造经济价值的活力单元,摒弃传统跟风、模仿、同质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突出‘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走特色发展路径。”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教授仇童伟建议,要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和支持各县顺应市场规律,依托当地资源,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程国强表示,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系统思维,强化全局性、战略性谋划,注重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完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保障,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强县、兴业、富民的有机统一。”他说。

(责任编辑 邱丽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