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论坛 » 市场分析 » 正文

全程机械化规模化种植 浙江鲜食大豆产量逆势上扬

发布日期:2021-08-04  来源:中国食品报  作者:李婳 王夏君  浏览次数:38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浙江:鲜食大豆产量逆势上扬中国食品报2021-07-23订阅作者:李婳 王夏君近年来,我国鲜食大豆产业迎来逆势上扬蓬勃发展期。浙江省选育出以浙鲜、浙农、衢鲜系列为代表的鲜食大豆新品种20多个,近10年来推广面积800万亩,实现了在鲜食大豆产业上自主选育品种对外引品种的完全替代,成为浙江省特色旱粮产业的一面鲜艳旗帜。鲜

近年来,我国鲜食大豆产业迎来逆势上扬蓬勃发展期。浙江省选育出以浙鲜、浙农、衢鲜系列为代表的鲜食大豆新品种20多个,近10年来推广面积800万亩,实现了在鲜食大豆产业上自主选育品种对外引品种的完全替代,成为浙江省特色旱粮产业的一面鲜艳旗帜。

鲜食大豆实现机械化采收

在百亩示范方的田地里,高产优质鲜食春大豆品种“浙鲜9号”品种引人注目。据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大豆专家傅旭军介绍,该品种利用航天诱变技术选育而成,品质优良,符合鲜食大豆出口加工要求,目前在杭州、嘉兴和慈溪地区广泛种植,近5年来累计推广面积50万亩以上。

鲜食春大豆绿色高产增效栽培技术利用了水旱轮作、稻田秸秆粉碎还田、旋耕开沟直播、扩行距缩株距合理密植和增施菌肥等多种方法,该技术连续3年在嘉兴南湖区试点示范推广,鲜食大豆亩产达1000公斤。

在农业领域,人工采摘成本约占其售价的1/3以上且呈逐年上升态势,采摘已经成为影响鲜食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通过机播、机防、机收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有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浙江省鲜食大豆产业健康发展。据测算,1台鲜食大豆联合收获机正常作业可以替代80—100个人工的采摘作业,目前,在慈溪、余姚等鲜食大豆主产区已有较多推广。

责任编辑:毛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