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要闻综合 » 正文

如何应对地方性法规数量剧增?法工委多管齐下加强备案审查

发布日期:2021-12-24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社  作者:张维炜  浏览次数:7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2015年,修改后的《立法法》表决通过,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地方立法主体大幅增加,新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数量快速增长。据了解,2016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收到报送备案的法规比《立法法》修改前明显增多,基本保持在1000件以上。如何适应地方立法主体大幅增加带来的新形势新任务?12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岳仲明在记者会上回应称,按照

2015年,修改后的《立法法》表决通过,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地方立法主体大幅增加,新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数量快速增长。据了解,2016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收到报送备案的法规比《立法法》修改前明显增多,基本保持在1000件以上。

如何适应地方立法主体大幅增加带来的新形势新任务?

12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岳仲明在记者会上回应称,按照“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加强对备案法规的主动审查,规范审查流程,提高工作质量。

二是推进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备案、审查电子化,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加强专项审查和清理工作,在重要法律制定或者修改后,及时开展专项审查,督促地方性法规制定机关主动对与新制定或者修改的法律不协调、不适应的规定进行清理。

四是与司法部等有关方面加强衔接联动,共同研究审查标准,建立移送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五是加强对地方立法工作的联系指导,开展地方立法工作和备案审查工作培训、开展典型案例交流等,推动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提高立法质量。

岳仲明说,总体上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有立法权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制定的绝大多数地方性法规是符合宪法法律的。

责任编辑:傅炜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