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自然与地理 » 正文

大眼斜鳞蛇:可甜可咸,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发布日期:2021-12-24  来源:云南学习平台  浏览次数:126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大眼斜鳞蛇为爬行纲蛇目游蛇科斜鳞蛇属脊椎动物,别名斜鳞蛇、中华斜鳞蛇、大斜鳞蛇,栖息于植被茂盛的高原山区、山溪边、菜园地和石堆缝等地。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大眼斜鳞蛇的分布。大眼斜鳞蛇是一种色彩鲜艳的蛇类,其身体背部的体色和斑纹变异较大,混杂有橘黄、淡蓝、棕红、棕黑色的花纹。头部背面为黑黄色,上唇鳞后缘有黑褐色横纹,颈背有V字形黑褐


大眼斜鳞蛇为爬行纲蛇目游蛇科斜鳞蛇属脊椎动物,别名斜鳞蛇、中华斜鳞蛇、大斜鳞蛇,栖息于植被茂盛的高原山区、山溪边、菜园地和石堆缝等地。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大眼斜鳞蛇的分布。

大眼斜鳞蛇是一种色彩鲜艳的蛇类,其身体背部的体色和斑纹变异较大,混杂有橘黄、淡蓝、棕红、棕黑色的花纹。头部背面为黑黄色,上唇鳞后缘有黑褐色横纹,颈背有V字形黑褐色斑纹,从它的后颈部直到尾端约有50个黄色或砖红色的斑纹,斑纹边缘呈黑色。

游蛇科的蛇类一般都是中大型蛇类,部分品种比如王锦蛇是大型无毒蛇,但是大眼斜鳞蛇却是一个“小个子”,很少有体长超过一米的个体。

细小的“身材”配上“水汪汪”的大萌眼,大眼斜鳞蛇总是给人一种“很好欺负”的感觉。但是你只要碰到它,大眼斜鳞蛇绝对会瞬间把头部竖立起来,它的脖颈部分也随之变得扁平,颈背的V字形黑褐色斑纹更加醒目,嘴里发出“呲呲”的威吓声。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会以为遇见了“眼镜蛇”从而撒腿就跑。

作为优秀的模仿大师,大眼斜鳞蛇通过趋同进化,能够很好地模仿舟山眼镜蛇,另外,其体色和花纹较舟山眼镜蛇更加艳丽,会给人一种它比舟山眼镜蛇“更毒”的错觉。但是,这条看上去“更毒”的大眼斜鳞蛇其实是如假包换的无毒蛇。

自然界奇妙之处就在于很多物种间存在着“李鬼和李逵”一般的趋同进化关系。不过,“李鬼”还是那个“李鬼”,终究成不了“李逵”,大眼斜鳞蛇也逃不过这样的“宿命”。

“软弱无力”的大眼斜鳞蛇真正的防御手段是臭腺,当“恐吓”没用时,大眼斜鳞蛇的臭腺将分泌奇臭的液体,这样的臭味和黄鼠狼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有极少的掠食者可以忍受这样的臭味去捕食大眼斜鳞蛇。

统筹:连惠玲
文字整理:田源
海报设计:郑弼尹

来源:云南发布

责任编辑:宋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