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农业科普 » 正文

物种故事 | 威氏三栉牛:没想到吧?我居然是护妻狂魔!

发布日期:2022-03-27  来源:云南学习平台  作者:赵娟 连惠玲 等  浏览次数:147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威氏三栉牛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三栉牛科动物,常栖息于气候炎热、湿度较高、植被茂盛的地方。目前,在我国,三栉牛科已知有2属5种。作为一种大型昆虫,威氏三栉牛雄虫成体可达8厘米左右,雌虫略小于雄虫。它们的触角、步行足的部分区域以及腹部鞘翅的中间部分为黑色,其余部分为黄铜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可以散发出金属般的光泽。乍一看,这虫像天牛与小型锹



威氏三栉牛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三栉牛科动物,常栖息于气候炎热、湿度较高、植被茂盛的地方。目前,在我国,三栉牛科已知有2属5种。

作为一种大型昆虫,威氏三栉牛雄虫成体可达8厘米左右,雌虫略小于雄虫。它们的触角、步行足的部分区域以及腹部鞘翅的中间部分为黑色,其余部分为黄铜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可以散发出金属般的光泽。

乍一看,这虫像天牛与小型锹甲的杂交体,尤其是身材、复眼和触须,与天牛几乎一模一样,而它的颚部又与一些小型锹甲的颚部相似。尽管威氏三栉牛、天牛、锹甲同属鞘翅目,但它们之间依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对于很多鞘翅目昆虫来说,雄虫往往长得魁梧霸气,雌虫则更接近一只大号的金龟子,这一特征在兜虫和锹甲上尤为明显。但威氏三栉牛较为特殊,其雌虫、雄虫个体都有颚。雌虫的颚平直生长,雄虫的颚较长且末端像牛角一样向上翘起。本期海报照片中展示的就是威氏三栉牛的雄虫。

在自然界中,大部分昆虫只会因繁衍而交尾,雄虫和雌虫在交尾前期、交尾中和交尾结束后,没有任何的相互关照。但是三栉牛科的物种,包括本期介绍的威氏三栉牛,却打破了人们的认知。研究发现,三栉牛科物种似乎有着某种“智力”,在交尾前期、交尾中和交尾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雄虫居然会有护妻行为,当其他生物靠近雌虫时,会受到来自雄虫的疯狂攻击和驱逐。

三栉牛科物种的幼虫往往为杂食性,主要吃朽木或腐殖土里面的腐殖质,与兜虫和锹甲的幼虫一样,是自然界的分解者。不过,区别在于,有时候三栉牛科物种的幼虫还会捕捉其他昆虫,甚至吃同类。

到了成虫阶段,三栉牛科物种也与兜虫、锹甲一样,以树木分泌出的树汁、花蜜或者腐烂水果为食。有时候人们会见到三栉牛科物种的成虫攻击其他昆虫并将其咬碎。三栉牛科物种的成虫究竟是因为捕食还是争夺领地而攻击其他昆虫,目前还没有科学答案。

策划统筹:赵娟 连惠玲

文字整理:田源

海报设计:郑弼尹

来源:云南发布

责任编辑:宋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