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科技 » 科技动态
  • 全国首个菌草类型重点实验室落地福建
    全国首个菌草类型重点实验室落地福建
    • 从2018年开始,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福建平潭利用菌草技术开展防风固沙和改良盐碱地试验示范,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图为平潭菌草防风固沙研究与示范基地。4月2日,记者从福建省林业局获悉,菌草科学与技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日前获批落地福建。该实验室由福建农林大学申报,是全国首个菌草类型的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该重点实验室将致力于菌
    • 张辉 黄海 2023-04-04
  •  
  •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提出线粒体基因组组装新策略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提出线粒体基因组组装新策略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提出线粒体基因组组装新策略,发表了7个高质量的高粱细胞器基因组,揭示了高粱线粒体基因组构象之间的差异与高粱驯化历史的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BMC植物生物学(BMC Plant Biology)》上。由于复杂的结构变化和长段的重复性DNA,高粱的细胞器基因组组装十分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利用线粒体基因组构象提
    • 2023-03-23
  •  
  • 北斗导航助春耕 农户种粮更轻松
    北斗导航助春耕 农户种粮更轻松
    • 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20日电 春耕时节,内蒙古河套地区许多农户正利用北斗导航技术精准播种小麦,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便捷化、高效化水平。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农场广阔的田野中,连日来,惠诚农机合作社的10多名农机手驾驶着北斗导航播种机种小麦。随着播种机的匀速前行,种子、肥料同时均匀播撒在土壤里。农机手方龙说,只要在拖拉机上安装的北斗导航系统中设定
    • 李云平 2023-03-22
  •  
  • 中国地方鸡基因组系列液相芯片“神农1号”研发成功
    中国地方鸡基因组系列液相芯片“神农1号”研发成功
    • 中国地方鸡基因组系列液相芯片“神农1号”研发成功河南广播电视台责任编辑:谷雪
    • 2023-03-22
  •  
  • 北京密云:“秸”尽所能 科技良方破解还田难题
    北京密云:“秸”尽所能 科技良方破解还田难题
    • 北京市密云区不断探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有效模式,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秸秆肥料化利用,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发展,守护绿水青山。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在高岭镇石匣村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一台运输车辆正把首次发酵好的秸秆,放入一体式秸秆发酵处理设备进行搅拌、高温杀菌、再次发酵等二次处理。2022年年底,在市、区两级的支持下,密
    • 李芸倩 付圣杰 2023-03-18
  •  
  • 科学家完成南极磷虾基因组图谱破译
    科学家完成南极磷虾基因组图谱破译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等机构,日前在南极磷虾超大基因组组装、极端环境适应和群体历史演化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于北京时间3月2日被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细胞》正式在线发表。种群规模庞大的南极磷虾,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储存库和战略资源,在南极生态系统的物质和
    • 萧海川 2023-03-08
  •  
  • 多领域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
    多领域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
    • 多领域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郭雪莹
    • 2023-02-23
  •  
  • 人工影响天气“播雨”减灾三年计划出台
  •  
  • 北斗赋能农业 让春耕更轻松
    北斗赋能农业 让春耕更轻松
    • 北斗赋能农业 让春耕更轻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徐洁
    • 2023-02-21
  •  
  • 领先国际水平的中国雾星静电喷雾技术
    领先国际水平的中国雾星静电喷雾技术
    • 静电喷雾技术静电喷雾器是指能使喷出的雾滴在靶标上产生显著的静电环抱吸附效果的喷雾器。国际上一致公认,静电喷雾是农业喷施的终极技术。静电喷雾具有的十分显著优点1、 它可以节约用水量90%左右;2、 它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60%左右,从而可以大幅度减少碳排放量;3、 它可以使农药的利用率达到90%左右;4、 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5、 它可以
    • 2023-02-15
  •  
  • 湖南湘阴:樟树港辣椒太空种子育种实验正式启动
    湖南湘阴:樟树港辣椒太空种子育种实验正式启动
    • 2月12日上午,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遨游太空六个月的163.1克樟树港辣椒太空种子在湖南湘阴县正式“落地”,经过浸种等工序后,将在“天椒”基地种下第一颗象征未来和希望的“天椒”种子。遨游太空回来的樟树港辣椒太空种子。长沙晚报通讯员 胡峥 供图届时,湘阴还会建立“太空育种”研究室,计划培育出抗病性、抗逆性更强,维生素含量更高的种子,这一现代农业
    • 刘攀 蒋纪 彭柳 2023-02-15
  •  
  • 首个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确定
    首个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确定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2023年2月11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蚕学研究所申报的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正式获批,这是我国首次确定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据了解,西南大学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拥有保种专用楼栋和相关配套设施,依托我国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蚕桑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家蚕系统生物学
    • 雍黎 2023-02-14
  •  
  • 中国气象局:十二类基本气象数据对社会开放
  •  
  • 农药静电喷雾技术,你了解吗?
    农药静电喷雾技术,你了解吗?
    • 用常规喷施技术,农药有效利用率只有20%~30%,而真正到达靶标的药量仅占施药量的1%~3%,由此引发了农药浪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静电喷雾技术是在控制雾滴技术及超低容量喷雾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施药技术。与常规喷雾技术相比,静电喷雾能够实现定向喷洒,减少农药飘移,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药利用率,节约施药成本—— 原文时间:2020-07-10 点击量:3053
    • 任立瑞,陈福良,尹明明 2023-02-07
  •  
  • 总结未来农业10大科技趋势和创新
    • 2023-02-01
  •  
  • 北京密云本土繁育熊蜂“上岗”
    北京密云本土繁育熊蜂“上岗”
    • 近几年,熊蜂被广泛应用于温室栽培作物的授粉,之前熊蜂主要依赖于国外进口,如今北京市密云区成功实现了熊蜂工厂化繁育和产业化应用,首批2000群授粉专用熊蜂已开始服务于密云西红柿授粉。蜂产业蜜蜂授粉专业服务队给西红柿种植户运送熊蜂,并进行专业的指导。一大早,蜜蜂们还在休息,但是蜂产业蜜蜂授粉专业服务队已经开始给西红柿种植户运送熊蜂并提供上门指
    • 金童 蔡立君 相飞 2023-01-13
  •  
  • 贵州清镇:山村大棚里的蔬菜试验
    贵州清镇:山村大棚里的蔬菜试验
    • 你见过长在树上的茄子吗?在贵州省清镇市红枫湖镇骆家桥村的蔬菜大棚里,一排排挺拔的茄子树枝繁叶茂,这是村党支部书记李政伦进行的新品种试验。李政伦(右)介绍茄子树试验栽种情况。“茄子树株高2至3米,最高能长到5米,果重及大小和普通茄子差不多,关键是产量高,这对于贵州山区来说,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生产价值,也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李政伦对他的
    • 2023-01-13
  •  
  • 甘肃武威重兴镇:温室里的“空中西瓜” 生长过程“讲究多”
    甘肃武威重兴镇:温室里的“空中西瓜” 生长过程“讲究多”
    • 春节临近,温室瓜菜走俏年货市场。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重兴镇黑山村,“吃”着有机肥,“住”着阳光房,“睡”着吊绳床的西瓜,正等待着装箱上市。探索温室种瓜新技术在黑山村高标准日光温室产业园内,种植户们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巧打时间差,目前西瓜的销路和价格都比较好,不仅有客商提前下单订购,还有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体验。近年来,重兴镇利用得天独厚的气
    • 2023-01-13
  •  
  • 我国海水稻种植面积突破百万亩 袁隆平院士的夙愿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我国海水稻种植面积突破百万亩 袁隆平院士的夙愿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 光明日报2023-01-12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曾经寸草不生的海滨滩涂,或是直泛盐花的盐碱地上,竟然能长出香喷喷的稻米。这是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创造的奇迹!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我国有近15亿亩盐碱地,一向被视为“农业荒漠”,而在中国农业科技人员眼中,种植海水稻,是唤醒这一“沉睡”资源的重
    • 崔兴毅 刘艳杰 2023-01-13
  •  
  • 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近五年稳步提高
    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近五年稳步提高
    • 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近五年稳步提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吴祥瑞
    • 2022-12-30
  •  
 «上一页   1   2   …   8   9   10   11   12   …   19   20   下一页»   共386条/20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