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科技 » 科技动态
  • 北京顺义:功能性西瓜首次试种成功
    北京顺义:功能性西瓜首次试种成功
    • 北京顺义:功能性西瓜首次试种成功北京学习平台作者:李在滨 侯欣泽 赵雪莲 于小溪 肖亦为功能性西瓜您吃过吗?京彩1号、月娘等9个品种功能性西瓜在北京市顺义区首次试种成功,10月下旬起已陆续供应市场。功能性西瓜挂在藤蔓上,进入采收期。2022年顺义区积极引入功能性西瓜,在顺义区北务镇采取藤蔓种植的方式培育,其中8种为实验品种、1种为示范推广品种。记者
    • 李在滨 侯欣泽 赵雪莲 于小溪 肖亦为 2022-11-07
  •  
  • 世界首次!水稻在中国空间站结穗了
    世界首次!水稻在中国空间站结穗了
    • 世界首次!水稻在中国空间站结穗了央视新闻责任编辑:张玲玉
    • 2022-11-06
  •  
  • 超强人造蚕丝在天津大学诞生
    超强人造蚕丝在天津大学诞生
    • 新型人造蚕丝扫描电镜照片 天津大学供图中新网天津11月3日电 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日前,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志教授团队提出超强人造蚕丝制备新方法,首次将廉价的普通蚕丝转换成具有超高强度的人造蚕丝。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著名材料学期刊《物质》。天然蜘蛛牵引丝是自然界已知强度最高的天然蛋白纤维,其强度是同质量钢的五到十倍。然而,由于从天然蜘蛛
    • 孙玲玲 焦德芳 李晴 2022-11-05
  •  
  • 山东东营:耐盐水稻育种实现新突破
    山东东营:耐盐水稻育种实现新突破
    • 山东东营:耐盐水稻育种实现新突破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新闻联播》作者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台责任编辑:祝运帅 隋丽君 张歌总平台审核编辑:梁瑞简介近日,来自北京、济南、河北等地的专家在山东省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对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选育的耐盐优质水稻新品系“盐黄香粳”示范项目进行田间实收测产。
    • 2022-11-05
  •  
  • 世界最高海拔水稻百亩产量纪录再刷新
  •  
  • 云南:巨人稻新品种喜获丰收 亩产达700公斤
    云南:巨人稻新品种喜获丰收 亩产达700公斤
    • 云南:巨人稻新品种喜获丰收 亩产达700公斤云南广播电视台作者单位:云南广播电视台责任编辑:杨洋
    • 2022-11-03
  •  
  • 1148.2公斤!安徽创长江下游水稻亩单产最新纪录
  •  
  • 长江畔秋收见闻:稻田里藏了多少“黑科技”
    长江畔秋收见闻:稻田里藏了多少“黑科技”
    • 新华社合肥10月18日电 金秋十月,稻田金黄,地处长江下游的安徽省芜湖市迎来秋收。记者近日在芜湖市多地走访看到,田间地头呈现出一幕幕收割水稻、运送粮食的繁忙场景。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这里投身于智慧农业实践的种粮人多了起来。记者来到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峨桥镇,种粮大户桂万发的稻田边竖立着一块写着“智慧‘芜湖大米’数字化硬件设备田间监测点”的标
    • 赵金正 姜刚 2022-10-20
  •  
  • 我国首次在青藏高原开展大型无人机人工增雪补冰试验
    我国首次在青藏高原开展大型无人机人工增雪补冰试验
    • 我国首次在青藏高原开展大型无人机人工增雪补冰试验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首次在我国的冰川地区,利用大型无人机,成功实施人工增雪催化作业。此次试验作为2022年青藏高原无人机人工增雪补冰试验的一部分,旨在提高青藏高原地区人工增雨(雪)作业能力,对保障高原农牧区生产生活、应对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执行此次作业的无人机搭载了高性能国产云降水探测
    • 2022-10-18
  •  
  • 十年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年均增长13.8%
  •  
  • 北京市农科院试验基地杂交小麦开始全面秋播
    北京市农科院试验基地杂交小麦开始全面秋播
    • 国庆假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顺义基地的试验田里,一台台现代化农机装备穿梭其间,科研工作者们正在田间地头来回奔走,深耕细耙、画线开沟、播种培土等生产的耕作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杂交小麦全面秋播的序曲。种业发展,科技先行。杂交小麦被认为是今后小麦产量大幅度提高的重要途径,是国际农业高技术和种业竞争的焦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
    • 耿东梅 李岫桐 2022-10-13
  •  
  • 我国科学家绘就全球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我国科学家绘就全球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和新兴模式生物,10月9日,西南大学发布最新科研成果: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在全球首次绘就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并率先创建“数字家蚕”基因库,将我国家蚕基因研究推向设计育种阶段。对于家蚕基因的研究,之前仅有单一参考基因组及部分重测序数据,尚不足以支撑基因组变异和优良基因的
    • 法绮 2022-10-10
  •  
  • 吉林大安:改造盐碱地种水稻 接近良田产量
    吉林大安:改造盐碱地种水稻 接近良田产量
    • 吉林大安:改造盐碱地种水稻 接近良田产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王彦峰
    • 2022-10-08
  •  
  • 政策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 对国家发展作用显著增强
  •  
  • 黑龙江:如何练就“不怕冷”的水稻品种
    黑龙江:如何练就“不怕冷”的水稻品种
    • 黑龙江:如何练就“不怕冷”的水稻品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孟文迪
    • 2022-09-24
  •  
  • “宁京一号”诞生记——宁夏选育优质高产奶牛纪实
  •  
  • 云南昆明将培育10个超亿元中药材单品
    云南昆明将培育10个超亿元中药材单品
    • 西洋参种植基地记者日前从云南省昆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到2025年,昆明市将培育10个超亿元系列新产品中药材单品,推动昆明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天然药物原料产业辐射中心。昆明市将依托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围绕道地药材、特色药材、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保护,努力培育重点中药材。以轿子雪山为核心,打造滇中高山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大力发展三七、云当归、云党参
    • 杨峥 2022-09-07
  •  
  • 农业农村部公告第一批国家农作物、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
  •  
  • 加强科学普及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厚植土壤
    加强科学普及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厚植土壤
    • 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地面主课堂中国科技馆内的学生在听讲。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摄2022年暑假,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联合打造的《科学公开课》在全网播出。其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每次播出的公开课观看量都超过200万人次。这让物理所科普工作负责人成蒙感到欣慰。2014年,成蒙受命创办物理所微信公众号,当
    • 代小佩 2022-09-07
  •  
  • 中国空间站种的水稻“生长状态良好”
    中国空间站种的水稻“生长状态良好”
    • “盒子高度14厘米,超过了(14厘米),高秆水稻现在约30厘米高!”8月29日,郑慧琼团队在中国空间站种的水稻顺利“满月”,发布会上,她举起一盒种有绿色水稻幼苗的演示品向媒体记者解释,激动得甚至有些语无伦次。郑慧琼是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国空间站问天舱“微重力条件下高等植物开花调控的分子机理”实验项目负责人。近20年间,她
    • 张茜 2022-09-07
  •  
 «上一页   1   2   …   12   13   14   15   16   …   21   22   下一页»   共435条/22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