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科技兴农
  • 在希望的田野上:推广农业科技 促进粮食稳产丰收
    在希望的田野上:推广农业科技 促进粮食稳产丰收
    • 在希望的田野上:推广农业科技 促进粮食稳产丰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陈夏
    • 2022-08-19
  •  
  • 在希望的田野上:智慧农业设施 帮助农民抗旱保丰收
    在希望的田野上:智慧农业设施 帮助农民抗旱保丰收
    • 在希望的田野上:智慧农业设施 帮助农民抗旱保丰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陈夏
    • 2022-08-19
  •  
  • “文化+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  
  • 数字信息采集、肥水一体化自动灌溉……这些智慧农业设施帮助农民抗旱保丰收
    数字信息采集、肥水一体化自动灌溉……这些智慧农业设施帮助农民抗旱保丰收
    • 今年,各地加大优良品种和主推技术等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促进粮食稳产丰收。(视频)眼下,东北大豆正处在鼓粒期。辽宁今年积极探索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大豆播种面积新增了10万亩以上。黑龙江海伦今年重点推广大垄三行密植栽培技术,比传统种植方式增加了株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黑龙江省海伦市东风镇临河村种粮大户潘彦杰说,“以往的
    • 2022-08-19
  •  
  • 甘肃农业大学:搬到田间地头的农业“实验课堂”
  •  
  • 四川资中:宜机化改造 水稻亩产增加至630公斤
    四川资中:宜机化改造 水稻亩产增加至630公斤
    • 四川资中:宜机化改造 水稻亩产增加至630公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陈夏
    • 2022-08-18
  •  
  • 近7000名援藏干部人才助力西藏发展
    近7000名援藏干部人才助力西藏发展
    • 近日,来自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17个省市的2114名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进藏,接力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开始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中央国家机关、有关省市、中央企业已先后选派近7000名干部人才援助西藏工作,援藏投入持续加强,“组团式”援藏深入推进,产业援藏硕果累累。——援藏投入持续加强。2021年
    • 2022-08-17
  •  
  • 北京:无人机飞防作业首用4项绿色新技术
    北京:无人机飞防作业首用4项绿色新技术
    • 8月10日,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西马坊村京西稻田上空,无人机低飞而过,稻田飞防作业正在进行。今年,海淀区在对水稻、玉米的无人机飞防作业中采用了4项最新国家级绿色防控技术,这些技术均是在北京市首次使用。8月10日,海淀区上庄镇西马坊村京西稻田上空,无人机正在进行稻田飞防作业。(摄影:阎彤)海淀区上庄镇域有1400多亩京西稻种植面积。现在正是针对水稻
    • 孙颖 2022-08-12
  •  
  • 预警预报为农业保驾护航
    预警预报为农业保驾护航
    • 前段时间,受台风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遭遇暴雨大风,对荔枝采销、水产养殖、成熟早稻收晒等造成影响。由于气象部门提前预警预报,当地种植户及时抢收荔枝1.5万吨,避免了约4000万元的经济损失。在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精准的天气预警预报可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生产造成的影响,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正悄然改变。今年年初,农
    • 常理 郭静原 2022-08-10
  •  
  • 河南滑县:无人机授粉促玉米丰收
    河南滑县:无人机授粉促玉米丰收
    • 河南滑县:无人机授粉促玉米丰收眼下正值玉米授粉的关键时期。在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素有“豫北粮仓”之称的安阳市滑县,机手们熟练地操控植保无人机对玉米进行辅助授粉作业,助力秋粮丰产丰收。记者:袁月明报道员:王中瑞 何翔 王善帅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责任编辑:鲁建滔
    • 2022-08-10
  •  
  • 数字乡村建设让农民更幸福
    数字乡村建设让农民更幸福
    • 山东省东营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建设智慧农业作为统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建设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等措施,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深度应用。图为在东营区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的双福福盛黄河口鲜花港基地,技术员在查看红掌长势。 刘智峰摄(人民图片)用物联网监控作物生长、智慧物流将花卉送进城里、用手机
    • 王晶玥 2022-08-07
  •  
  • 山东省德州市:多轮驱动 向高产稳产优产进发
    山东省德州市:多轮驱动 向高产稳产优产进发
    • 在山东省德州市“吨半粮”首季粮食高产“攻坚战”中,除了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头戴黑色博士帽、硕士帽的人才来了,怀揣绿色科技梦想的技术人员来了,多方力量汇聚田野之上,为大地施云布雨、涂金抹绿。适度规模化催生出诸多新型经营主体,他们加入农民队伍中,成为“生力军”,特别是提供“环节服务”的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粮食生产倾力服务。多轮驱动,向粮食
    • 张海峰 李长征 蔡文典 潘晓泉 2022-07-28
  •  
  • 教育部:直属高校发挥科技创新优势 服务乡村振兴
    教育部:直属高校发挥科技创新优势 服务乡村振兴
    • 教育部:直属高校发挥科技创新优势 服务乡村振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杨洋
    • 2022-07-28
  •  
  • 黑龙江:科技助力 夏管“添翼”
    黑龙江:科技助力 夏管“添翼”
    • 黑龙江:科技助力 夏管“添翼”责任编辑:王宇薇
    • 2022-07-28
  •  
  •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高校将论文写在“定点帮扶”路上
  •  
  • 广东乳源:发展产业促振兴
    广东乳源:发展产业促振兴
    • 新华社广州7月25日电 位于广东省北部的乳源瑶族自治县,近年来,一方面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进“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改革,一大批新兴产业在此落地;另一方面,立足于“山、水、林”等特色资源,推动农旅结合,以生态旅游带动乡村振兴。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聚集在韶关乳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货车正在广东硕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房门口等待上货:用于各
    • 胡林果 黄国保 李军 2022-07-27
  •  
  • 甘肃:埋下滴灌管 种地大不同
    甘肃:埋下滴灌管 种地大不同
    • 只因在地里埋了一根滴灌管,每亩春小麦的产量就增加了200斤。这个数字,让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新城子镇西湾村的小麦种植大户赵世青喜不自胜。一切得从3年前说起。当时,在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和永昌县农技中心工作人员的推荐和指导下,赵世青在自家的春小麦种植基地内用上了“春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前灌溉主要是大水漫灌,一亩地用水在380
    • 鲁明 2022-07-26
  •  
  • “养猪院士”印遇龙:用科技帮助农民“养好猪、好养猪”
    “养猪院士”印遇龙:用科技帮助农民“养好猪、好养猪”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湖南是农业大省、鱼米之乡,汇聚了一批农业科学领域的院士,他们扎根田野,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从水稻、鱼类、茶叶、生猪、油菜等多个领域潜心研究,破解着“如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这一时代之问,为农民稳定增收插上“科技的翅膀
    • 2022-07-25
  •  
  • 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产业规划及“种十条”发布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种业“高精尖”
    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产业规划及“种十条”发布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种业“高精尖”
    • 在神舟绿鹏公司的组培工场里,众多作物种苗正在进行组织培养。7月初,北京市通州区委区政府审议通过了《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产业规划(2022-2030)》(以下简称“规划”)及《关于鼓励现代种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规划明确了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的规划范围、战略定位、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工程项目及保障措施,为副中心着力打造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促
    • 田兆玉 常鸣 2022-07-24
  •  
  • 黑龙江:无人农场 上演自动插秧作业
    黑龙江:无人农场 上演自动插秧作业
    • 黑龙江:无人农场 上演自动插秧作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李轶
    • 2022-07-24
  •  
 «上一页   1   2   …   9   10   11   12   13   …   27   28   下一页»   共554条/28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