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科技兴农
  • 气象科技赋能粮食生产 各地气象部门全力保障春耕备耕工作
  •  
  • 武夷学院:“茶小科”扎根田间地头 助力乡村振兴
    武夷学院:“茶小科”扎根田间地头 助力乡村振兴
    • 编者按: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每一座校园都有她的独特魅力和风采。今天,让我们走进武夷学院,了解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武夷学院“茶小科”团队服务地方茶产业发展。资料图“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重点支持领域项目名单公布了!我们获得重点支持领域项目立项建设。”日前,记者来到武夷学院创业园的“茶小科”工作站,项目指导老师、武夷学
    • 2023-01-18
  •  
  • 山东:升级大棚 提早预防 帮助农作物御寒
    山东:升级大棚 提早预防 帮助农作物御寒
    • 山东:升级大棚 提早预防 帮助农作物御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鲁建滔
    • 2023-01-17
  •  
  • 补齐短板,让农机装备“牛”起来
    补齐短板,让农机装备“牛”起来
    • 过去,江西省种植水稻主要靠人工直播插秧,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而且遇到恶劣天气易倒伏。近些年,江西省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探索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放眼全国,农机正由部分品种生产的局部需求转变为全程、全面的需求,由非刚性需求转变为“离不开、还要好”的刚性需求。近年来,我国农机装备数量不断增多、结构不断优化,但依然存在短板、弱项,如何补齐短板成为
    • 崔建玲 2022-12-22
  •  
  • 一块盐碱地里的“科技含量”
    一块盐碱地里的“科技含量”
    • 一块盐碱地里的“科技含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王彦峰
    • 2022-12-14
  •  
  • 北京平谷: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结“硕果”
    北京平谷: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结“硕果”
    • 一个红苹果串起了一条乡村振兴产业链,红火了果农的日子;金黄色的柑橘甜蜜上线,科技助“红美人”北方飘香;大棚西红柿销售持续走俏,成为助农增收的“致富果”;大桃树下长出“小蘑菇”,林下经济拓宽农民致富路……北京市平谷区致富果蔬处处散发着浓浓“科技味”,越来越多果农菜农收获了农业科技红利。峪口镇红苹果“种”出红火日子2000余亩、产量300万公斤
    • 2022-12-07
  •  
  • 积极推广良种良法 打牢丰收基础
    积极推广良种良法 打牢丰收基础
    • 积极推广良种良法 打牢丰收基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王彦峰
    • 2022-12-04
  •  
  • 山东青岛即墨:让种子插上“数字化”翅膀
    山东青岛即墨:让种子插上“数字化”翅膀
    • 山东青岛即墨:让种子插上“数字化”翅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王彦峰
    • 2022-12-03
  •  
  • 科技赋能守护“八桂粮仓”
    科技赋能守护“八桂粮仓”
    • (视频)粮食安全的保障不仅在田间地头,也覆盖储备、流通的方方面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粮油质量检验中心的实验室里,一台台精密仪器正在24小时运转。对粮食质量、安全、营养等30多个项目指标的检测监测结果,将为区域粮食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和预警。近年来,广西把粮食安全发展贯穿粮食生产全过程,全力守护“八桂粮仓”。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粮食储备库有限
    • 汪奇文 梁舜 吴思思 2022-11-25
  •  
  • 秋收与护土同步 黑土地吃上“营养餐”
    秋收与护土同步 黑土地吃上“营养餐”
    • 秋收与护土同步 黑土地吃上“营养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杨帆
    • 2022-11-25
  •  
  • 内蒙古巴彦淖尔:科技赋能让“河套粮仓”丰产增产
    内蒙古巴彦淖尔:科技赋能让“河套粮仓”丰产增产
    • 麦收时节,河套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随着最后一辆载着饱满麦粒的卡车缓缓驶离,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镇新乐村党支部书记薛志强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笑容,由村集体合作社托管种植的23000亩小麦颗粒归仓、大获丰收。放眼望去,新乐村的耕地平坦开阔,大型机械畅通无阻,现代化农机往来穿梭。在这里,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发展成为“河套粮仓”新标杆。“你看麦子颗
    • 高平 王潇 2022-11-19
  •  
  • 海南定安:文化创意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  
  • 山东德州:稳粮增豆,一季双收
    山东德州:稳粮增豆,一季双收
    • 禹城市房寺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现场。(记者张双双 通讯员马志勇)2022年是国家规模化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第一年,山东作为黄淮海地区重要种植区域之一,承担150万亩的种植任务,德州市完成33.8万亩,其中德州禹城市种植面积达到13.46万亩,全省面积最大,全国县级排名第四。经过4个多月的劳作,大豆和玉米均已收获完成,截至10月24日16时,德州全
    • 2022-11-01
  •  
  • 吉林:科学储粮 让农民丰产更丰收
    吉林:科学储粮 让农民丰产更丰收
    • 吉林:科学储粮 让农民丰产更丰收责任编辑:孙菲菲 孙士博总平台审核编辑:田野
    • 2022-10-29
  •  
  • 陕西榆林:膜际栽培新技术助农增收促振兴
    陕西榆林:膜际栽培新技术助农增收促振兴
    • “经过测产,平均亩产739公斤!”当测产团队公布眼前一片1000多亩膜际栽培技术旱地玉米测产结果时,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羊羔山村种粮大户王丙军笑得合不拢嘴。王丙军流转耕种的这片土地位于靖边县白于山区的浅山区,在传统种植模式下,当地旱地玉米亩产只有四五百公斤的水平。“经过专家测产,膜际栽培技术旱地玉米平均每亩产量达到739公斤,最高产量782公
    • 韩飞 2022-10-26
  •  
  • 智慧农机助力节粮减损
  •  
  • 内蒙古鄂尔多斯6.2万亩水稻迎丰收
    内蒙古鄂尔多斯6.2万亩水稻迎丰收
    • 内蒙古鄂尔多斯6.2万亩水稻迎丰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王彦峰
    • 2022-10-21
  •  
  • 安徽:良种良法助力秋粮丰收
    安徽:良种良法助力秋粮丰收
    • 安徽:良种良法助力秋粮丰收安徽广播电视台责任编辑:郭雪莹
    • 2022-10-21
  •  
  • 100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公布
  •  
  • 安徽铜陵铜官区: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
    安徽铜陵铜官区: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
    • 10月14日,记者走进安徽省铜陵市某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看到铜官区科技特派员周国虎正在采摘阳光玫瑰葡萄,一串串晶莹剔透的阳光玫瑰葡萄挂满藤架,颗颗圆润饱满,一派丰收的景象映入眼帘。“我们这个果树,施用有机肥和酵素肥,个头又大,甜度又高,玫瑰花香味又浓。葡萄园开园后,每天来采摘的人比较多,还有一些供货商过来大量订购,每天能卖到100多箱。”
    • 汤明辉 2022-10-20
  •  
 «上一页   1   2   …   8   9   10   11   12   …   29   30   下一页»   共586条/30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