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自然与地理
  • 物种故事 | 苍鹭:“脖细嘴长筋骨瘦,披蓑赤脚老渔翁”
    物种故事 | 苍鹭:“脖细嘴长筋骨瘦,披蓑赤脚老渔翁”
    • “脖细嘴长筋骨瘦,披蓑赤脚老渔翁。单肢侧立痴迷等,双目斜窥梦幻中。”这是人们对苍鹭的生动描写。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许南平 摄仙风道骨的守望者苍鹭,是一种大型水禽,身高近一米,背部呈灰色,头顶有两条黑色羽毛。黑白灰三色羽毛让它看起来像是穿着一袭轻纱的鹤发道人。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罗明宁 许南平 摄作为肉食主义者,苍鹭主要捕食鱼和青蛙。又长又
    • 张绪鸿 李薇 赖敏 毛萍 陈锦蕙 2022-08-30
  •  
  • 物种故事 | 蓝鲸:地球上现存最大的动物
    物种故事 | 蓝鲸:地球上现存最大的动物
    • 蓝鲸(资料图)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别名:白长须鲸分类地位:须鲸亚目须鲸科形态特征:蓝鲸是地球上现存最大的动物,体长可达33米,体重可达180000千克。其头部呈蓝色,全身其余部分为蓝灰色,散布有银灰色斑纹,尾鳍下面有放射状淡色条纹;腹部色稍淡,背部有浅色斑点,体侧及下方有许多白色及灰色斑点;鳍肢和尾鳍下面为蓝灰色。蓝鲸的背鳍很小,皮肤
    • 魏建功 刘云 张培君 2022-08-30
  •  
  • 北京动物园已繁育朱鹮70多只
    北京动物园已繁育朱鹮70多只
    • 有着“鸟中国宝”之称的朱鹮,已经从发现之初的7只扩大到5000只。记者自北京动物园获悉,该园40多年中先后繁育70多只朱鹮;其中最“年长”的36岁,相当于人类120岁左右。朱鹮。(北京动物园资料图)从零开始抢救濒危物种“翩翩起舞兮朱鹭,来泠春塘栖绿树”“因风弄玉水,映日上金堤”……古诗中的朱鹮轻盈灵动,姿态蹁跹。因体态秀美,朱鹮素有“鸟中美人”之称
    • 代丽丽 2022-08-25
  •  
  • 物种故事 | 白尾海雕:大型猛禽中的幸运儿
    物种故事 | 白尾海雕:大型猛禽中的幸运儿
    • 以“海”为名的猛禽,常常在海滨出没,而且爱吃鱼,但它们也会出现在内陆湿地,也会吃鸟类、小型哺乳类动物。成年白尾海雕体长近90厘米,翼展超过2.4米,尾羽全白,并因此得名。白尾海雕的繁殖范围从西欧、北欧往东延伸至亚洲远东,主要位于寒温带和亚寒带。在中国,如果想见到白尾海雕,需要等它们南下越冬的时候。在贵州,白尾海雕会光顾威宁草海。白尾海雕 图
    • 闻丞 2022-08-24
  •  
  • 健康问答 | 中医怎样治疗小儿咳嗽?
    健康问答 | 中医怎样治疗小儿咳嗽?
    • 健康问答 | 中医怎样治疗小儿咳嗽?新华网责任编辑:任全慧
    • 2022-08-23
  •  
  • 物种故事 | 独蒜兰:神似大蒜的珍稀兰科植物
    物种故事 | 独蒜兰:神似大蒜的珍稀兰科植物
    • “大熊猫,金丝猴,黑颈鹤……”,每次提到保护动物,我们总是可以轻松说出一大串动物名称,我们都有自觉保护它们的意识。但是如果换成植物呢,你可以说出多少种,你还有自觉保护它们的意识吗?植物不像动物,有可爱的、毛茸茸的外形,还会立即做出反应,但其实,植物也一样需要保护。近年来,许多野生植物的生存状况越发艰难,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2021年,独蒜
    • 2022-08-23
  •  
  • 科技名词 | 洋流 ocean current
    科技名词 | 洋流  ocean current
    • 洋流ocean current定义:狭义的概念是海洋表面水体沿一定方向持续的,非潮流性质的,大规模水平流动。广义的概念是海洋中任何水体的流动。学科:地理学_海洋地理学相关名词:潮流 暖流 寒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延伸阅读】洋流按照成因可分为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和潮流三类。洋流根据流动海水温度(洋流本身与周围海水温度)的高低,也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
    • 2022-08-23
  •  
  • 中华文化 | 统类 Universal Principles
    中华文化 |  统类  Universal Principles
    • 统类Universal Principles统括分别之物的法则。这一术语出自《荀子》。荀子认为,通过对事物的分类区别以及对不同类别事物的把握,圣人可以获得统括天下事物的普遍法则。“统类”保证了不同类别的事物在统一的秩序之中获得安顿与规范,同时也可以将新出现的事物纳入既有的秩序中来。First proposed in the bookXunzi, this term refers to fundamental principle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19
  •  
  • 《野性的守望》第七集:林海迷踪
    《野性的守望》第七集:林海迷踪
    • 《野性的守望》第七集:林海迷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杨嘉熙
    • 2022-08-19
  •  
  • 《野性的守望》第六集:麋鹿还乡
    《野性的守望》第六集:麋鹿还乡
    • 《野性的守望》第六集:麋鹿还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杨嘉熙
    • 2022-08-19
  •  
  • 科技名词 | 防洪调度运用 flood control operation
    科技名词 | 防洪调度运用  flood control operation
    • 防洪调度运用flood control operation定义:利用防洪工程或防洪工程系统中的设施,对洪水进行有计划的蓄泄安排。学科:水利科学技术_防洪、治河_防洪相关名词:水库 分蓄洪区 流量 设计洪水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延伸阅读】防洪调度运用指对水库、分蓄洪区、水库群、水库联合分蓄洪区等防洪工程或系统进行防洪调度,通过科学有效的蓄泄安排,以保证防洪保护区的
    • 2022-08-19
  •  
  • 物种故事 | 灰林鸮:夜行性大眼“萌鸟”
    物种故事 | 灰林鸮:夜行性大眼“萌鸟”
    • 物种故事 | 灰林鸮:夜行性大眼“萌鸟”近日,笔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三台山密林里拍摄到三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灰林鸮,其中两只幼鸟在树梢“卖萌”。几个小时的蹲守拍摄期间,两只毛茸茸的灰林鸮幼鸟基本都在呼呼大睡,偶尔睁一下眼,拉伸一下翅膀,换个造型继续睡觉,而毛色呈深褐色的成鸟也一直站在离幼鸟几十米外的竹林里打瞌睡。两只小家
    • 张江元 陶世飞 朱边勇 高峰 刀承贤 2022-08-19
  •  
  • 《野性的守望》第五集:密林猿声
    《野性的守望》第五集:密林猿声
    • 《野性的守望》第五集:密林猿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杨慧
    • 2022-08-19
  •  
  • 青藏科考最新发现:亚洲水塔“最重要”却“最脆弱”
    青藏科考最新发现:亚洲水塔“最重要”却“最脆弱”
    • 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家专项”和“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支持下,第二次青藏科考队2019年在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及应对方向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年第11期专刊“‘亚洲水塔’变化及其影响”,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以及相关专项关于“亚洲水塔”最新研究进展的集中展示
    • 2022-08-19
  •  
  • 揭秘“亚洲水塔”:磅礴而又脆弱
    揭秘“亚洲水塔”:磅礴而又脆弱
    • 揭秘“亚洲水塔”:磅礴而又脆弱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5万平方公里湖泊10万平方公里冰川30万平方公里常年积雪蕴含超过9万亿立方米水源亚洲13条大河发源于此哺育了东亚、南亚和中亚的伟大文明“亚洲水塔”因此得名在全球78个水塔单元中亚洲水塔单元有16个,地位异常重要但它也是全球最脆弱的2017年8月19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正式启动希望揭示关于“亚
    • 2022-08-19
  •  
  • 物种故事 | 金斑喙凤蝶:光彩照人的“蝶中皇后”
    物种故事 | 金斑喙凤蝶:光彩照人的“蝶中皇后”
    • 它,华丽高贵、光彩照人;它,在林间飞舞,姿态优美。它就是被称为“蝶中皇后”的金斑喙凤蝶。2020年,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只人工繁育的金斑喙凤蝶在野外放飞,这在国内是首次。“蝶中皇后”金斑喙凤蝶是我国唯一的蝶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位列“世界八大名贵蝴蝶”之首。海报图片来源: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斑喙凤蝶体长30毫米左右,两翅展90毫
    • 张绪鸿 李薇 赖敏 陈婷 毛萍 2022-08-14
  •  
  • 物种故事 | 绒毛石斛:茎叶毛茸茸 花朵会变色
    物种故事 | 绒毛石斛:茎叶毛茸茸 花朵会变色
    • 海报设计:李斌绒毛石斛原产于越南、缅甸等地,它最特别的地方是茎和叶都长满了白色长绒毛,毛茸茸十分可爱,也因此得名。绒毛石斛的茎和叶都长满了白色长绒毛。绒毛石斛属于冬季落叶类植物,每逢春季长出新芽和嫩叶。刚长出来的茎细嫩且柔软,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绒毛石斛的茎由碧绿色变成深绿色,最后变成褐绿色,被膜质的鞘包裹。绒毛石斛的花婀娜绽放。绒毛
    • 2022-08-14
  •  
  • “蝴蝶兰之王”象耳蝴蝶兰花开上海辰山
    “蝴蝶兰之王”象耳蝴蝶兰花开上海辰山
    • 被誉为“蝴蝶兰之王”、至少十年方能开花的象耳蝴蝶兰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园艺师的精心培育下于近日进入花期。据辰山植物园园艺景观部工程师倪子轶介绍,象耳蝴蝶兰(Phalaenopsis gigantea)是兰科蝴蝶兰属植物,原产于婆罗洲、爪哇、苏门答腊、沙巴等地的低海拔森林树干上,种名gigantea是“巨大”的意思,是目前全球已知体形最大的原生种蝴蝶兰。象耳蝴蝶兰的叶
    • 2022-08-14
  •  
  • 物种故事 | 黑丽翅蜻:比恐龙还古老的“蝶形蜻蜓”
    物种故事 | 黑丽翅蜻:比恐龙还古老的“蝶形蜻蜓”
    • 2022年6月27日,笔者在江苏南通如东青年公园内拍到了长得像蝴蝶的蜻蜓,经向专家请教,得知这种“蝶形蜻蜓”的学名为黑丽翅蜻,是一种比恐龙还古老的物种。据介绍,黑丽翅蜻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平时很少见到它们的身影。这种酷似蝴蝶的小精灵背部闪着蓝色的金属光泽,像是披着一层绚丽的铠甲。它们后翅宽大如蝶翅,展开可达70毫米,飞行时又如蝴蝶一般扇动翅膀,
    • 李献诚 杨新明 2022-08-12
  •  
  • 物种故事 | 水雉:湿地中的“凌波仙子”
    物种故事 | 水雉:湿地中的“凌波仙子”
    •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是曹植在《洛神赋》中颂扬洛神的句子。在鸟类世界,也有“凌波仙子”,它就是水雉,也被称为“淡水湿地上姿态最优美的鸟”。视觉江西签约摄影师 江水涛涛 摄湿地上的“女儿国”雌性水雉个体较大且强壮,雄鸟体重仅为雌鸟的一半左右。在水雉的“王国”里,雌鸟在繁殖中占主导地位,且实行的是“一妻多夫”制。江南都市报记者 许南平 摄
    • 赖敏 陈颖楠 2022-08-10
  •  
 «上一页   1   2   …   13   14   15   16   17   …   26   27   下一页»   共525条/27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