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人文历史
  • 中华文化 | 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The People's Hearts Know No Constant Leader; They Yearn Only for Kind-hearted Leade
    中华文化 | 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The People's Hearts Know No Constant Leader; They Yearn Only for Kind-hearted Leade
    • 民心无常,惟惠之怀The People's Hearts Know No Constant Leader; They Yearn Only for Kind-hearted Leadership百姓心中没有固定的君王,他们只怀念仁爱的君王。治国理政者要得到百姓的拥戴,就必须把百姓的实际利益放在第一位;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与推行必须以代表、保障、实现百姓的利益为根本宗旨;权力的正当性及有效性不是不证自明的,而是必须通过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4-04-09
  •  
  • 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看成是极大的耻辱
  •  
  • 中华文化 | 同异 Commonality and Difference
    中华文化 | 同异 Commonality and Difference
    • 同异Commonality and Difference相同和不同。“同异”是事物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事物一旦获得独立于他者的界限,就会面临与他者的“同异”关系。对事物间“同异”关系的判断,是认识与安顿事物的基础。古人大多认为,应基于对事物间“同异”关系的清晰界定和准确把握,通过建构整体性的秩序,对事物做出合理的安置。也有人主张,应看到“同异”关系的相对性,进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4-04-08
  •  
  • 名言|管子: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名言|管子: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 名言|管子: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先秦政治家、军事家。此句大意为,大海不拒绝各种各样的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绝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耸。责任编辑:位中阁
    • 2024-04-06
  •  
  • 名言|孔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名言|孔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名言|孔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此句大意为,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详细地向别人询问,缜密地进行思考,明确地分辨是非,踏踏实实地去践行。责任编辑:位中阁
    • 2024-04-03
  •  
  • 中华文化 | 穷达以时 Poverty and Prosperity Are Influenced by the Times
    中华文化 | 穷达以时 Poverty and Prosperity Are Influenced by the Times
    • 穷达以时Poverty and Prosperity Are Influenced by the Times窘困与显达受时运的影响。“穷达以时”的说法最早见于郭店楚墓竹简。在天命或天道赏善罚恶的观念下,有德之人会受到奖赏而显达于世,背德之人会遭受惩罚而生活窘困。“穷达以时”一说则破除了“穷达”与德行之间的这种必然联系,指出人们处于窘困还是显达的境遇,会受到时运的影响。同时,时运的限制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4-03-31
  •  
  • 中华文化 | 侠 Man of Righteousness / Hero
    中华文化 | 侠 Man of Righteousness / Hero
    • 侠Man of Righteousness / Hero指凭借自己的力量抑强扶弱、见义勇为的人。“侠”是中国人所赞颂的一种理想人格。它被赋予了多重精神内涵,最主要的是“义”和“勇”。“义”指坚持道义,匡扶正义,尊崇信义;“勇”指行义,即按照“义”的原则,身体力行,扶危济困,舍己为人,利国利民,言必行,行必果。它体现了中国人所崇尚的为正义勇于献身的英雄精神。This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4-03-22
  •  
  • 中华文化 | 生 Generate
    中华文化 | 生 Generate
    • 生Generate出生、产生。“生”指事物从无到有的过程。古人大多认为,万物从根源上说产生于自身之外的某种超越性的存在,如天、道、理、气、无等。也有少数人认为,万物是自生的,万物之“生”不依赖于他者。经由“生”的过程,万物获得了原初的属性、功能及其存续所依循的规则。特别是对人与鸟兽草木等生物而言,“生”意味着获得了生命。因此,“生”也有生命之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4-03-21
  •  
  • 中华文化 | 视徒如己,反己以教
    中华文化 | 视徒如己,反己以教
    • 视徒如己,反己以教Treat Students as You Would Treat Yourself, and Put Yourself in Their Shoes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一样,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地位来教育学生。这是《吕氏春秋》表达的教育智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历程。教师要反省自己的成长历程,并以此达成对学生的深度体认,建立师生之间的相互认同。这既是教育过程中爱的体现,也是有效展开教育过程的基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4-03-19
  •  
  • 中华文化 | 切磋琢磨 Cutting, Polishing, Carving, and Grinding
    中华文化 | 切磋琢磨 Cutting, Polishing, Carving, and Grinding
    • 切磋琢磨Cutting, Polishing, Carving, and Grinding加工器物的四种工艺。“切”指加工兽骨,“磋”指加工象牙,“琢”指加工玉石,“磨”指加工石料。古人常用兽骨、象牙和各类石料来制作器物,这些原始的材料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加工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从《诗经》开始,古人就用器物加工的过程来比喻人的道德学问的养成,认为人同样需要经过相互间的“切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4-03-18
  •  
  • 中华文化 | 桑梓之敬 Respect and Love for Home and Elders
    中华文化 | 桑梓之敬 Respect and Love for Home and Elders
    • 桑梓之敬Respect and Love for Home and Elders敬爱故乡及故乡的父老。亦说“恭敬桑梓”。古人常在住宅周边种植桑树以养蚕制丝,种植梓树以制作器具,因而古人常用“桑梓”表达敬爱父母、祖先之义,后来衍生出思念故土、热爱家乡之义。这是蕴藏于人类心底最深厚持久的感情之一。而“桑梓”所代表的以亲缘和地缘为基本特征的共同体精神或认同意识,则被历代的文人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4-03-16
  •  
  • 中华文化 | 慷慨以任气 The Passionate Spontaneous Manifestation of the Heroic Spirit
    中华文化 | 慷慨以任气 The Passionate Spontaneous Manifestation of the Heroic Spirit
    • 慷慨以任气The Passionate Spontaneous Manifestation of the Heroic Spirit慷慨激昂地抒发豪气、意气。这是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对汉末建安时期文学风格特征的概括。建安时期的作家充分施展才华,表现自我,用作品发出深长慨叹,抒发或唤起豪气,在放飞自我的同时倾吐内心的不平之气、不屈之心和不凡之志。刘勰以“气”论述建安文学——当“气”作为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2024-03-14
  •  
  • 中华文化 | 轻关易道,通商宽农 Lighten Taxes, Secure Trade Routes, Promote Commercial Business and Support Agricul
    中华文化 | 轻关易道,通商宽农 Lighten Taxes, Secure Trade Routes, Promote Commercial Business and Support Agricul
    • 轻关易道,通商宽农Lighten Taxes, Secure Trade Routes, Promote Commercial Business and Support Agriculture降低关税,使商家有利可图;剪除盗贼,保障道路安全;促进商贸流通;宽免农民赋税徭役。这是春秋时期晋文公最早采取的改革措施,为历代所称道。其主旨在于鼓励农商,发展生产,促进人、财、物的跨区域流通,加速社会财富的增长。其现代意义在于提示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4-03-13
  •  
  • 中华文化 | 民生在勤 Well-being Is Forged Through Hard Work
    中华文化 | 民生在勤 Well-being Is Forged Through Hard Work
    • 民生在勤Well-being Is Forged Through Hard Work人民的生计或生活全靠辛勤劳动。它提示执政者要体恤民众的辛苦,不可奢侈轻慢,更不可侵扰、侵害民生,而应为民生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及政策、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它也表明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The underpinnings of social livelihood and well-being are fundamentally shaped by hard work. This perspe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4-03-07
  •  
  • 以盐为媒,群方“咸”遂:盐为什么被称为“盐巴”?
    以盐为媒,群方“咸”遂:盐为什么被称为“盐巴”?
    • 浙江宁波晒盐园航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离不开食盐,盐不仅为“人人日用所必需”,也深刻左右着社会兴衰和文化发展,“一举箸间,实为财政命脉所系,国家存亡所关”。发源最古中国盐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盐文化。《中国盐政史》说:“世界盐业,莫先中国。中国盐业,发源最古。”传说早在“三皇五帝”时期的两次重要战争——黄帝与炎帝的阪泉
    • 赵金宝 唐胡浩 2024-02-29
  •  
  • 殷墟博物馆新馆 new building of the Yinxu Museum
    殷墟博物馆新馆 new building of the Yinxu Museum
    • 殷墟博物馆新馆 new building of the Yinxu Museum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2月26日正式开馆,这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A new building of the Yinxu Museum in Anyang County, central China's Henan Province, officially opened to the public on February 26. The expanded Yinxu Museum is th
    • 2024-02-28
  •  
  • 中华文化 | 常识 General Knowledge
    中华文化 | 常识 General Knowledge
    • 常识General Knowledge通常的认知。“常”即普通、一般或正常,也有恒常不变之义;“识”即知识、认识或见识。它是社会对同一事物普遍存在的日常共识,是一个群体日用而不知的共同精神基础。明治时期,日本学者用“常识”一词与英文common sense达成对译,于清末传入中国。其义与专门知识相对,主要指普通知识,也含有道德意蕴,被认为是判断是非善恶、决定进退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4-02-27
  •  
  • 影视作品用美食讲好中国故事
    影视作品用美食讲好中国故事
    • 《觉醒年代》剧照。出品方供图《父辈的荣耀》剧照。视频截图《繁花》剧照。出品方供图《人生一串3》剧照。视频截图在中华传统文化里,饮食文化占据重要位置。它凝聚着华夏先民的集体智慧,是人类共同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符号。在影视作品中,主创们通过影像把味觉转化为视觉和听觉语言,带领观众倾听和观看屏幕上与美食相关的逸闻趣事,关注
    • 杨洪涛 2024-02-19
  •  
  • 中华文化 | 颂赞 Extolment and Commendation
    中华文化 | 颂赞 Extolment and Commendation
    • 颂赞Extolment and Commendation歌颂、赞扬美好的人物、事物、功德、品行等,并弘扬其积极意义和正面价值的文体。“颂”本指仪容,作为文体名称,有“描摹仪容”“颂扬”双重含义,意思是通过描写仪容状貌颂扬人的德行;“赞”是赞美,用于对人的功德或美好事物的赞美与评价。二者的共同点都是以歌颂赞美为宗旨,篇幅简短,句式整齐,多用韵文。南朝刘勰高度推崇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4-02-13
  •  
  • 中华文化 | 元气 Yuanqi / Fundamental Qi (Vital Force)
    中华文化 | 元气 Yuanqi / Fundamental Qi (Vital Force)
    • 元气Yuanqi/ FundamentalQi(Vital Force)原始状态的气。“元”意为初始、端始,“元气”就是指处于原始状态的“气”。“元气”没有具体的形状,同时也没有分化出阴阳的属性。“元气”在天地万物之先而存在。“元气”经由一定的变化而分判为阴阳之气或天地之气,进而生成天地万物。有些古人认为“元气”就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也有人认为“元气”来自更根本的虚无。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4-02-12
  •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32   33   下一页»   共651条/33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