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农业科普 » 正文

大暑

发布日期:2022-07-23  来源:泰州学习平台  作者:严勇  浏览次数:21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大暑[宋]曾几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诗词赏析:在大暑节气诗中,曾几的这首《大暑》诗,较为工稳、平和中正。大暑为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中午烈日则更甚。首联,诗人不禁发出感叹:这炎炎烈日何时能够过去。门外屋内更是一点风儿也寻觅不到,大地热得让万物纹丝不动。这句极言大暑之热


大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诗词赏析:

在大暑节气诗中,曾几的这首《大暑》诗,较为工稳、平和中正。

大暑为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中午烈日则更甚。首联,诗人不禁发出感叹:这炎炎烈日何时能够过去。门外屋内更是一点风儿也寻觅不到,大地热得让万物纹丝不动。这句极言大暑之热,是为下文做铺垫。

颔联,“经书”对“瓜李”,“聊”对“漫”,“枕籍”对“浮沉”,对仗工稳,平和中正。诗如其人,其人品想必如此。平稳的文风透露出诗人谨严的生活态度。

首联写屋外的远景,是虚写;颔联则是写屋内的近景,是实写。诗人枕着书午休,旁边冷水泡着瓜李,这样静谧的时光,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安静的内心及对于生活极简的态度。正如孔子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曾几身上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对于物质的简单要求,对于精神的不懈追求。

颈联,诗人用两个“静”对两个“深”,进一步表现诗人淡泊名利,认真治学的人生态度,颇有隐居红尘深处,闭门读书的意味。此联上句三仄尾,不符合平仄格律,作者显然更看重“静复静”的内容。

尾联,诗人首尾呼应,虚写炎热之状依然如故,却阻挡不了诗人珍惜时光认真读书的心。有的人读书讲环境,说: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本好过年。一年四个季节,却找不出一个季节适合读书,说明如果不爱读书会找各种借口。而像曾几这样的人,在逆境中读书,锤炼意志,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大暑节气到了,让我们一起学习曾几的夏日读书精神,在知识的道路上孜孜不倦。

[诗文据《四库全书》之《茶山集》(曾几著)卷四辑校。赏析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来源:海陵文艺

作者单位:泰州日报社

责任编辑:童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