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自然与地理 » 正文

​物种故事 | 红胁绣眼鸟:鸟类家族“颜值担当”

发布日期:2022-11-12  来源:浙江学习平台  作者:雷倩  浏览次数:29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它身着淡雅的黄绿衣裳,小巧玲珑又秀气。”近日,野外鸟类摄影师朱伟文在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白鹤尖区域首次拍摄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红胁绣眼鸟。查看相关历史资料后,此次发现的红胁绣眼鸟为丽水市鸟类新记录,这让朱伟文喜出望外。朱伟文拍摄到的红胁绣眼鸟秋季来临,越来越多的鸟类飞往南方越冬,这也是野外鸟类摄影师最繁忙的时候。朱伟文这段时间

“它身着淡雅的黄绿衣裳,小巧玲珑又秀气。”近日,野外鸟类摄影师朱伟文在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白鹤尖区域首次拍摄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红胁绣眼鸟。查看相关历史资料后,此次发现的红胁绣眼鸟为丽水市鸟类新记录,这让朱伟文喜出望外。

朱伟文拍摄到的红胁绣眼鸟

秋季来临,越来越多的鸟类飞往南方越冬,这也是野外鸟类摄影师最繁忙的时候。朱伟文这段时间一直驻守在云和白鹤尖,为寻到珍稀鸟类,他常常天微微亮就拿着相机在山间游走寻觅。

朱伟文告诉记者,当日,白鹤尖云雾缭绕,能见度较低。当他行走到白鹤尖海拔1300多米处时,听到不远处有一群鸟儿在叫,便前去寻找,发现了它们的身影。通过相机镜头观察发现,这群鸟儿中有三只是红胁绣眼鸟。“红胁绣眼鸟非常上镜,黄绿色的羽毛很吸睛,也是鸟类家族中的‘颜值担当’。”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红胁绣眼鸟

据悉,红胁绣眼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它中等大小,体长约为12厘米。红胁绣眼鸟的雌雄成鸟外貌相似,上体自额基、背部至尾上覆羽呈黄绿色,上背黄色较少,呈暗绿色;眼周一圈为绒状的白色短羽;尾羽呈暗褐色,后胸和腹部中央呈乳白色。它常见于海拔1000米以上原始林及次生林,有时与暗绿绣眼鸟混群,在野外喜欢吃小虫和甜食,在我国东北地区繁殖,越冬则迁往南方地区。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红胁绣眼鸟

值得一提的是,朱伟文在白鹤尖区域还拍摄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红头咬鹃、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白斑尾柳莺等多种珍稀鸟类。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珍稀野生动物,现身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云和。(记者雷倩)

来源:浙江学习平台 云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宋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