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自然与地理 » 正文

物种故事 | 胭脂鱼:“亚洲美人鱼”

发布日期:2022-12-22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许焕岗  浏览次数:41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胭脂鱼 张春光 摄身形奇特、色彩鲜艳,尤其是在体侧中轴还有一条绛红色的纵宽带,一直延伸至尾部,格外艳丽,就如同用“胭脂”进行了精心装扮。它就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胭脂鱼。“胭脂”这个名字就来源于它的漂亮,成熟的胭脂鱼体色浅红,非常具有观赏性,曾获得“亚洲美人鱼”之美誉。作为一种古老的鱼类,胭脂鱼的祖先可以追溯


胭脂鱼 张春光 摄

身形奇特、色彩鲜艳,尤其是在体侧中轴还有一条绛红色的纵宽带,一直延伸至尾部,格外艳丽,就如同用“胭脂”进行了精心装扮。它就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胭脂鱼。

“胭脂”这个名字就来源于它的漂亮,成熟的胭脂鱼体色浅红,非常具有观赏性,曾获得“亚洲美人鱼”之美誉。

作为一种古老的鱼类,胭脂鱼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恐龙统治的中生代。它们不但古老,更是一种有着重要科研及经济价值的鱼类。

淡水珍稀物种,曾经误入渔网

胭脂鱼为胭脂鱼属动物,体长146毫米,主要分布在长江和福建闽江。

2012年8月底的一天傍晚,湖北宜昌城区一位50多岁的渔民,在长江葛洲坝下游水域撒下渔网,满怀希望地想要捕获一些时下市场上畅销的鱼。

然而当渔网出水后,完全出乎意料,他发现捕获的好像是印象中的火烧鳊。火烧鳊是胭脂鱼的别称。渔民以前虽然没有捕获过,但他曾经见过。于是,他赶紧给渔政部门打电话汇报,以辨认确定。

渔政人员赶到现场后经确认,它就是胭脂鱼,生长年限已超过10年,重量达16千克。仔细检查发现,胭脂鱼的背鳍上有轻微创伤,是被捕获时造成的,胸鳍上病变是原来就有的,其他部位未见异常。

背鳍高大似山峰,又名“一帆风顺”

胭脂鱼生长在长江的上、中、下游,但以上游数量为多。它喜欢在水体的中部和底部活动,摄食频繁,食物较杂,主要以丰年虾、红蚯蚓和蔬菜为食。胭脂鱼成熟个体一般体重为15千克至20千克,最大体重可达30千克。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寿命可达25年。胭脂鱼一般6龄性成熟,每年2月中旬,上溯到上游,于每年3月至5月在急流中繁殖。亲鱼产卵后仍在产卵场附近逗留,直到秋后退水时期,才回归到干流深水处越冬。

令人称奇的是,胭脂鱼背鳍很长,尤其是幼鱼的背鳍,前端高大,像是把整个躯体都拉伸成了山峰形,因此人们送它一个吉利的名字——“一帆风顺”。

多方携手合作,实现人工繁殖

近年来,由于人为干扰,胭脂鱼的产卵环境遭到破坏,其繁殖受到影响,加之捕捞过度,其野生种群数量逐年下降,已处于濒危状态。

为保护胭脂鱼这一稀有物种,长江上、中、下游各地区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以重庆市为例,重点开展了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项工作。

所谓就地保护,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重庆先后建立了北碚胭脂鱼自然保护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彭水乌江—长溪河鱼类自然保护区,这3个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于胭脂鱼物种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迁地保护也成绩斐然。相关研究院所和机构密切协作,携手攻关,成功实现了胭脂鱼的内塘移养和内塘人工繁殖。

责任编辑:宋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