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产业动态 » 正文

《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发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发布日期:2025-05-0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孔德晨  浏览次数: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安徽省芜湖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科技攻关等措施,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图为在芜湖市繁昌经济开发区,工人在芜湖埃科动力智能生产线上组装生产DHT混动变速箱。肖本祥 摄(人民视觉)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32家吉他制造企业落户,建成规模较大的吉他生产基地。图为永州市东安县吉他产业园一家电吉他制造企业生产车间。蔡小平 摄(人


安徽省芜湖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科技攻关等措施,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图为在芜湖市繁昌经济开发区,工人在芜湖埃科动力智能生产线上组装生产DHT混动变速箱。肖本祥 摄(人民视觉)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32家吉他制造企业落户,建成规模较大的吉他生产基地。图为永州市东安县吉他产业园一家电吉他制造企业生产车间。蔡小平 摄(人民视觉)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按照企业从设立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展示2024年全国层面营商环境各领域进展成效。国家发展改革委方面表示,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和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厚植投资兴业沃土

《报告》分为5个部分,其中,“进入市场”部分主要介绍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以及提升企业登记注册、不动产登记等方面情况。《报告》指出,我国加快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持续扩大经营主体投资范围,并围绕企业进入市场所需的登记注册、获取经营场所、接入电水网等基本条件,再造办事流程、推进信息共享,使企业进入市场的制度性成本更低、时间更快、服务更优。

“要素保障”部分主要介绍保障经营主体获取资金、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情况。《报告》显示,我国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最完备产业体系的独特优势,强化资金、劳动、技术、数据等要素保障,丰富要素供给方式,畅通要素流动渠道,着力破除制约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帮助各类经营主体降本增效。

“经营环境”部分主要介绍深化公平竞争治理、完善招标采购机制等方面情况。我国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政策,持续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升纳税、电子支付、通关等服务质效。

“纠纷化解”部分主要介绍完善诉讼服务体系、健全多元解纷机制等方面情况。“企业退出”部分重点介绍健全企业破产机制、优化企业注销登记流程等方面情况。

《报告》显示,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进入市场、要素保障、经营环境、纠纷化解、企业退出等方面相继作出一系列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制度安排,打出一套保障公平竞争、回应企业关切的政策组合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厚植投资兴业沃土。

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日前,福建福州新榕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职员李宇坤登录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发现一天前提交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新建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同步建设申请已经通过审批,可以直接下载电子版证照了。“过去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多个证照需要分开办理,要往窗口跑好几趟,现在点点鼠标、网上提交材料,省去了不少奔波的烦恼。”李宇坤说。

这是地方政府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缩影。《报告》显示,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实现企业开办“一件事”,并联办理企业登记注册所需环节,实行开办条件和标准一次告知、所有材料一窗受理。申请人可以一次性办理包括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等环节在内的各项业务。按现行政策规定,企业开办时限为4个工作日。

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是营商环境优化的一大体现。《报告》显示,去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深入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出3批重点事项清单,不断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持续加强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建设,归并整合政务类热线,“一网通办”更加便捷高效、“只进一门”更加集约规范、“一线应答”更加方便及时,政务服务质效持续提升。

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近年来,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市场准入,进一步增强了外企在华发展的可预期性与确定性。

《报告》显示,外资准入限制合理缩减。《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印发实施,扩大市场准入、加大政策力度、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畅通创新要素流动、完善国内规制,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对外发布,限制措施缩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

德国“中国平台”网站援引美国荣鼎咨询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德企在华新增投资57亿欧元,较上年增长25%。来自中国德国商会的商业信心调查显示,92%的会员企业希望继续留在中国市场。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表示:“中国不仅是销售增长点,更是研发与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因如此,我们始终坚定扎根中国,并不断拓展本土业务和布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等领域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融相通,有序扩大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入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推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创新,不断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记者孔德晨)

责任编辑:冯文斐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