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科技 » 病虫灾害防治 » 正文

河北石家庄:做好“一喷三防”措施 保障小麦稳产增产

发布日期:2025-05-15  来源:石家庄日报  作者:李坤晓  浏览次数:1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眼下,小麦已经进入生长中后期,该时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做好当前的“一喷三防”措施是保障小麦稳产增产的关键。“要坚持严密监测、准确预报、分区施策、分类指导的原则,抓住重要病虫、重点地区、关键时期,开展综合统防统治。”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技专家表示,同时要强化绿色防控、科学用药、减量用药,提高防控效果,实现小麦病虫害、干热风和早衰防


眼下,小麦已经进入生长中后期,该时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做好当前的“一喷三防”措施是保障小麦稳产增产的关键。“要坚持严密监测、准确预报、分区施策、分类指导的原则,抓住重要病虫、重点地区、关键时期,开展综合统防统治。”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技专家表示,同时要强化绿色防控、科学用药、减量用药,提高防控效果,实现小麦病虫害、干热风和早衰防控目标,保障小麦生产和质量安全。

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广大农户可通过一次性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实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早衰”三大目标,最终达到增粒重、提高品质的效果。

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期是重点防治时间。农技专家表示,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要严格落实“见花打药”。以预防赤霉病为主,兼顾锈病、白粉病、吸浆虫等;施药7天—10天后,结合天气情况与田间防效确定是否需要二次用药。小麦灌浆初期(开花后10天—15天)重点防控蚜虫,提倡综合用药,兼治白粉病和锈病等,同时加入叶面肥和调节剂,科学混用,达到一喷多效。

药剂、叶面肥、调节剂该如何选择?防治赤霉病可选择氰烯菌酯·己唑醇、戊唑·咪鲜胺、丙唑·戊唑醇等,防治白粉病、锈病可选择戊唑·醚菌酯、丙硫菌唑·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防治蚜虫、吸浆虫可选择氯氟·吡虫啉等,防控干热风、早衰可选择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或氨基酸水溶肥+芸苔素内酯或胺鲜酯。

此外,农技专家提醒,要抓住关键时期,选用对症药剂,用足药量水量,科学混配、交替用药,注意保护非靶标生物。可优先使用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或其他宽幅施药机械,确保雾滴均匀覆盖,使用植保无人机施药则应添加相应助剂。

责任编辑:王萍 张慧巧 吴琼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