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丰收季节 » 正文

茶香起处:福建的山、海与人间

发布日期:2025-06-30  来源:福建学习平台  浏览次数:1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福建,位于中国茶香版图的东南一隅,这里峰峦叠翠,溪涧纵横,得天独厚的山海气韵,孕育出茶叶千姿百态的风骨与灵魂。福建茶,不仅是草木精华,更是穿越时光的文化使者,它承载着海上丝路的帆影、万里茶道的驼铃、非遗匠心的温度,以及世代闽人“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生活哲学。茶园秋光。陈伟 摄福建茶,不仅是草木精华,更是穿越时光的文化使者。图


福建,位于中国茶香版图的东南一隅,这里峰峦叠翠,溪涧纵横,得天独厚的山海气韵,孕育出茶叶千姿百态的风骨与灵魂。福建茶,不仅是草木精华,更是穿越时光的文化使者,它承载着海上丝路的帆影、万里茶道的驼铃、非遗匠心的温度,以及世代闽人“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生活哲学。

茶园秋光。陈伟 摄

福建茶,不仅是草木精华,更是穿越时光的文化使者。图片来源: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

踏入福州,三坊七巷古宅深幽,茉莉花香如无形丝线,悄然绕着古巷。福州女子发间三条簪素雅摇曳,雅致风韵仿佛随香浮动。春伦茶厂里,茉莉花与绿茶正经历邂逅,层层窨制,以香入茶。上下杭旧日繁华商埠,烟台山洋楼里中西交汇,都曾见证这香茶随海船远航的盛景,缕缕芬芳,曾悄然飘向遥远海岸。

茉莉花香如无形丝线,悄然绕着古巷。图片来源: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

茉莉花茶融入城市的记忆里,更绽放在市民的生活中。图片来源:遇见福州

安溪西坪镇,铁观音母树巍峨静立山巅。安溪铁观音集团中,制茶师傅双手翻飞,摇青、揉捻、烘焙……每一道工序都见证着古老文化的传承。永春江山美人茶庄园里,茶树如绿波起伏,仿佛美人长袖轻舞。德化陶瓷博物馆里,莹白如玉的茶器陈列,一器一盏间,尽显茶与瓷相映成趣的东方美学。

铁观音制作工艺一揉捻。图片来源:安溪县委宣传部

安溪茶园采茶正当时。王诚毅 摄

武夷山腹地,燕子窠茶园梯田层层叠叠,这方水土所孕育的岩茶,曾负载着万里茶道的传奇,自下梅村启程,穿越广袤戈壁,以茶为媒,沟通世界。夜幕降临时,《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徐徐展开,光影水声交织,将岩茶历史与文化魂魄以磅礴之势重现于山水之间。

武夷山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樱花盛开。肖文凤 摄

武夷山茶农上山采茶。邱华摄

茶香沁人。叶旭霞 摄

登临太姥山,云海翻涌。相传,太姥娘娘正是于此山中,采撷灵草,以白茶施药济世,从此福泽绵延。山麓之下,绿雪芽白茶庄园静静铺展,茶树枝干舒展。白茶制法简约而天然,不炒不揉,只凭日晒萎凋,最大程度保留着自然赋予的纯粹本真。一杯新制白茶,滋味淡远悠长,仿若山林间最清澈的呼吸,蕴藏无限真味。

太姥山周边茶园。王萍 摄

太姥山鸿雪洞口的“绿雪芽”古茶树被认为是福鼎白茶的原始母株,是见证白茶生产历史的“活化石”。林乃设 摄

福安坦洋村,“坦洋工夫”红茶于此孕育辉煌。坦洋茶厂内,茶香浓郁,承续着传统烟熏工艺,那缕缕独特的松烟香气,是红茶最深刻的烙印。茶王古街之上,仿佛仍能听闻当年茶王赛的欢呼雷动,一杯夺魁的红茶,曾以醇厚浓香折服天下茶客。

福安当地茶园。图片来源:福安市茶产业发展中心

福安民间称坦洋村为“板洋”。早期闽海关的年度贸易报告中关于茶货的记录也有将“板洋”作为产地名登记。图为坦洋村。图片来源:福安市茶产业发展中心

漳平永福樱花茶园,春日盛景如画,绯红樱花与苍翠茶树相互辉映。九鹏溪碧波轻漾,乘舟行于水上,两岸茶园叠翠,采茶女的畲歌穿林渡水而来。北寮村中,客家古韵犹存,独特的漳平水仙茶饼制作工艺在此传承。当一篓篓茶叶在暖阳下晾晒,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是清新香气,更是时光与古法交融的质朴芬芳。

位于双洋镇大会村的漳平水仙茶古茶园。图片来源:漳平市融媒体中心

茶农在山上采茶。图片来源:漳平市融媒体中心

六盏茶汤,是六幅闽地山水铺展的画卷。茶香深处,文化永恒,如这杯中清亮澄澈的茶汤,生生不息,香气氤氲。

统筹:郑雅梅 翁一灵

执行:钱嘉禾 欧东亮 吴雅清

责任编辑:吴雅清 翁一灵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