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准契合市场需求的职业赛道,就业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7月22日,为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人社部公布养老服务师、电子电路设计师、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等17个新职业,以及旅拍定制师、牛肉拉面制作师、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等42个新工种信息,并调整变更9个职业(工种)信息。
增设新职业(工种)分四类
具体而言,本次新增的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与人社系统相关,有工伤预防咨询师、养老服务师、家政服务经理人等新职业,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下增设“企业文化管理师”、在“招聘师”职业下增设“考务管理师”等新工种。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研究员曹佳认为,这些新职业、新工种顺应社会需求,聚焦民生领域痛点,极具现实意义。工伤预防咨询师等新职业聚焦新就业群体等对于民生领域的急难愁盼;企业文化管理师等新工种细化职业分工,契合企业发展需求。人社系统对职业工种的动态调整,既助力从业者提升职业技能,也为相关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彰显职业体系与时俱进的活力。
第二类与新的生产方式相关,有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电子电路设计师、电力可靠性管理员、电力聚合运营员、碳纤维制品成型制作工、铁氧体磁体制造工、钢结构装配工等新职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在“机械加工材料切割工”职业下增设“机器人切割设备操作工”、在“焊接设备装配调试工”职业下增设“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装配工”、在“工程机械装配调试工”职业下增设“钢筋及预应力机械装配调试工”、在“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职业下增设“风电场叶片维修工”、在“预拌混凝土生产工”职业下增设“预拌混凝土试验员”“预拌混凝土质检员”、在“试验员”职业下增设“氢燃料电池测试员”等新工种。
第三类与新的经营方式相关,有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装修管家等新职业,在“鉴定估价师”职业下增设“黄金鉴定估价师”、在“物流服务师L”职业下增设“智慧仓运维员”、在“景区运营管理师”职业下增设“景区营销推广师”“景区安全管理师”“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师”“智慧景区管理师”、在“房地产策划师”职业下增设“置业顾问”等新工种。
第四类与老百姓实现美好生活、精致生活相关,有室内环境治理员、咖啡加工工、代用茶加工工等新职业,在“中式烹调师”职业下增设“烧烤料理师”、在“中式面点师”职业下增设“牛肉拉面制作师”、在“健康管理师”下增设“睡眠健康管理师”、在“宠物驯导师”职业下增设“服务犬驯养师”、在“商业摄影师”职业下增设“旅拍定制师”工种、在“医疗临床辅助服务员”职业下增设“非紧急救护转运员”、在“园艺产品加工工”职业下增设“保鲜花制作工”等新工种。
拓展新的就业增长点
“此次公布的新职业、新工种,既是经济转型的‘助推器’,也是劳动力市场的‘风向标’,是对产业升级、民生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多维度映射。”曹佳认为。
例如,“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体现出数智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新消费场景催生职业细分,如文旅消费个性化趋势催生“旅拍定制师”,健康消费和美学消费的新兴市场催生“睡眠健康管理师”“保鲜花制作工”等新工种,推动服务向精细化延伸。为服务民生热点,满足老龄化社会和特殊群体需求的“养老服务师”“服务犬驯养师”,标志着公共服务由粗放供给向精准匹配转变。
从2019年至2024年,人社部已陆续向社会发布6批93个新职业,涵盖数字经济、健康养老、绿色低碳、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就业热点领域。此次新增的新职业、新工种,积极拓展新的就业增长点,进一步折射出我国劳动力市场潜力足、韧性强。
“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行‘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背景下,第7批新职业深度契合‘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杭州沃土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国华说,新职业、新工种均来自一线岗位需求,其规范认定有利于构建技能评价体系,为技能培训指明方向。
推动职业规范化
新职业、新工种的涌现,不仅为劳动者开辟职业新赛道,而且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回答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各地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顺应潮流,开辟经济社会发展新赛道。
据初步统计,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为2.63万亿元,增长10.8%。过去5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倍。随着跨境电商蓬勃发展,企业需要专业人才统筹各个业务环节,包括海外市场调研、平台运营、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与支付等。此次新设“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职业,一举填补跨境电商领域人才培养与职业规范的空白。
新疆喀什“香妃旅拍”工作室下设6家门店,创始人张潇潇表示,增设新工种旅拍定制师后,职业认同感显著提升;同时,旅拍定制师“转正”倒逼调整招聘策略,以往招聘摄影师更看重设备操作和摄影技术,如今则需综合评估求职者的“文旅融合能力”。
目前,旅拍行业竞争激烈,准入门槛低,旅拍师水平参差不齐,客单价被不断压缩。为了破“内卷”,“香妃旅拍”工作室要求旅拍师不断学习文旅知识,尝试将拍摄与喀什本地文化解说相结合,一边走一边拍,一边为游客讲解民风民俗,告诉游客哪好吃、哪好玩、哪好拍,用定制化服务建立差异化优势。
“我们要培养既能掌控光影美学,又能传递地方底蕴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我们增设岗前培训,涵盖本地历史、客户沟通技巧及紧急情况处理,并鼓励员工考取文旅相关资格证书,提升服务溢价空间。”张潇潇说。
“新职业、新工种的发布,促进就业扩容增质提效,拓展就业新空间,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升劳动力价值,进一步提升劳动者权益保障。”曹佳说。
“电子电路设计师”“智慧仓运维员”等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职业、新工种,其技能需求与高校毕业生专业背景相契合,为每年数百万理工科毕业生提供差异化就业路径,减少与传统制造业岗位的竞争。
另外,官方认证使原本游离于社保体系外的灵活就业者,获得职业身份,推动行业规范化,增强劳动者议价能力。(记者游翀)
责任编辑:刘伊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