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以来,安徽省芜湖市市场监管局全面开展高校专利盘活、转化运用工作,深入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安徽工程大学作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积极有效推动专利技术走向市场,将专利技术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专利作价入股,助力乡村产业升级。安徽工程大学张国强教授团队的7件蓝莓深加工核心专利,经过价值评估作价200万元,以技术入股方式,与无为市联合成立芜湖市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该公司与安徽紫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当地蓝莓产业由鲜果销售向蓝莓鲜果深加工升级。依托蓝莓深加工核心专利技术,目前已成功开发出蓝莓果酱、蓝莓果酒、蓝莓口服液等产品,提升了蓝莓的附加值和收益,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助力蓝莓产业延链强链。
专利赋能产业,结出累累创新硕果。依托蓝莓深加工核心专利技术,生产工艺上取得重大突破,蓝莓深加工生产中存在的加工工艺短缺、成本高、生产周期长、产能利用率低下等痛点和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在生产蓝莓果酒、果酱、功能性提取物时,应用低温萃取专利技术后,有效保留花青素,产品的核心营养成分更有保障;采用酶解发酵专利技术后,出汁率显著提升,原料利用率显著提高,产品附加值得到明显提升;引入合成生物学相关专利技术改进发酵流程后,生产周期明显缩短,生产线的运转效率大幅提高,产能得到大幅增加。
在芜湖,像蓝莓深加工这样的专利转化运用案例正在不断涌现。高校、科研院所专利正通过有效的转化运用机制,从“纸面”走向“地面”,从“书架”走上“货架”,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剂。下一步,芜湖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深化高校存量专利盘活专项行动。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完善评估交易机制、培育专业化运营力量,让更多专利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澎湃动力。
责任编辑:李亚楠 金树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