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论坛 » 调查研究 » 正文

黄土旱塬“三元双向”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对甘肃省庆阳市的调研

发布日期:2025-08-08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25年第15期  作者:王琦琪  浏览次数:1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甘肃省庆阳市立足黄土旱塬生态特点,探索“三元双向”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构建种植业、畜牧业、菌业协同发展的绿色循环体系。该模式通过“养-菌”“种-菌”“种-养”三大循环路径,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区域农业绿色转型。庆阳依托丰富资源禀赋和政策支持,建成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形成“县有企业、乡有站点、村有回收点”的格局。同时,推动粮食

甘肃省庆阳市立足黄土旱塬生态特点,探索“三元双向”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构建种植业、畜牧业、菌业协同发展的绿色循环体系。该模式通过“养-菌”“种-菌”“种-养”三大循环路径,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区域农业绿色转型。庆阳依托丰富资源禀赋和政策支持,建成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形成“县有企业、乡有站点、村有回收点”的格局。同时,推动粮食、苹果、蔬菜、畜禽、食用菌等产业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内容由AI智能生成

庆阳市地处甘肃省东部,黄河“几字弯”区域中部,是我国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核心地带,有马莲河、蒲河、洪河等黄河支流流经。这里被誉为“陇东粮仓”,但所属八个区县中有五个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这里有丰富灿烂的农耕文化、红色文化,但也被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困扰。多年来,发展生产、改善生态一直是庆阳首要的奋斗目标。

陇东黄土塬上,正掀起一场现代农业和绿色农业协同推进的变革。2021年以来,庆阳市提出打造种植业为基础、畜牧业为牵引、菌业为纽带的“三元双向”黄土旱塬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搭建区域大循环、产业中循环、农户微循环,有效促进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特色产业延链增值,统筹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支撑庆阳整市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2025年7月,记者深入庆阳市农业生产实践一线,总结“三元双向”模式做法成效,为更好推动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提出建议。

“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示意图

主要做法与成效

庆阳发展“三元双向”有必要、有潜力。庆阳耕地983.97万亩,林地1312.43万亩、草地1334.63万亩,山、川、塬兼有,种植养殖门类较为齐全;年降水量410~610毫米,年均气温10℃左右,昼夜温差大,冷凉、寒旱的气候适合如香菇、木耳等低耗水食用菌品种的规模生产;每年产生秸秆159万吨、粪便1066万吨、果木枝条34万吨,传统的种养循环方式已不能满足农业废弃物处理需求。

从市场来看,庆阳市是陕甘宁区域的“十字路口”,与西安、兰州、银川等中心城市距离都不超过500公里,有银西高铁、庆阳机场,利于农产品外运。同时,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特殊资源型地区“三区叠加”的政策机遇,为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带来政策项目支持。

2021年,庆阳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总体要求,协同推进现代菌业、现代种植业和现代养殖业,提出了“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格局”,2022—2024年连续三次作为庆阳市委一号文件主题。几年来,庆阳坚持种养菌一体培育、政策项目科技一体支撑、加工营销品牌一体推进、政府企业农户一体发力、区域产业主体一体循环,蹚出一条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一是构建循环体系,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

“养-菌”环节,推动养殖业粪便转化为菌业基料、菌业废弃基料转化为养殖业饲料。如宁县甘农蘑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鸡粪、小麦秸秆为主要原料,利用隧道发酵技术生产双孢菇基料,实现“畜禽粪便—基料—食用菌”的循环利用;华池县将香菇菌棒残渣中的菌丝添加到饲料中喂养林下土鸡,剩余菌渣堆肥处理后还田,实现菌糠菌渣的饲料化和肥料化利用。庆阳采用合同订单、供需协议等形式,为规模养殖场和食用菌生产基地建立稳定供需关系,实现畜禽粪便基料化利用。

“种-菌”环节,将种植业秸秆、果木弃枝转化为菌业基料,菌业废弃基料转化为种植业肥料。如合水县西华池镇师家庄食用菌生产基地利用果木枝条、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每年加工菌棒85万棒、生产食用菌1700吨;华池县悦乐镇鸭洼村采取菌菜轮作方式,前茬种植平菇,菌渣菌糠处理后还田,后茬定植蔬菜;庆城县高楼镇雷家岘子村建成有机肥加工厂,利用菌糠菌渣和秸秆,加入畜禽粪便,通过堆沤发酵,每年可生产有机肥5000多吨。

“种-养”环节,将种植业秸秆、果木弃枝转化为养殖业饲料,养殖业粪便转化为种植业肥料。环县是甘肃百万只养羊大县之一,用羊粪做的有机肥深受苹果种植户青睐;正大食品有限公司在西峰区建设生猪养殖基地,猪舍下挖2.7米深坑,猪粪尿通过漏粪栅格直接落到下层深坑堆肥,在养殖基地门外设置抽粪管道,由抽粪机定期通过管网抽取污粪,再经深度发酵后还田。据庆阳市农业农村局畜牧科负责人介绍,庆阳按照养殖场户规模分类处理粪污,形成了“小型养殖场快速简易堆腐还田”“中型规模养殖场一体化设施腐熟处理还田”“大型养殖企业生产商品有机肥处理还田”等分层粪肥处理机制,全市739个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

在推动“三元双向”循环模式中,有不少群众的智慧和创新。庆阳万润园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米世杰带领群众多年探索,总结出“尾菜+养殖粪便+蚯蚓过腹还田”模式:每季蔬菜收获后,农民将大棚内尾菜堆积至棚内一隅,将牛粪(猪粪)、土、尾菜、腐熟剂按照3:3:3:1的比例拌匀堆沤腐熟,加入蚯蚓进一步促进肥料发酵,几个月后产生的有机肥可就地翻入棚地,为下茬蔬菜施肥。该模式成本仅为蚯蚓、腐熟剂及少量人工成本,使用成本低、推广难度小。

庆阳充分利用耕地地力保护、绿色种养循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整县推进等26个农业绿色发展项目,以4.9亿元总投资额助力循环体系建设。经过几年探索,初步构建起“县有回收企业、乡有回收站、村有回收点”的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拥有农业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公司8家、有机肥加工企业18家、生物质燃料公司10家,2024年全市农作物秸秆、苹果枝条、畜禽粪污、菌糠菌渣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1.5%、64.5%、83%、95%。

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司官寨村香菇种植基地内景

二是形成绿色产业,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在“三元双向”模式引领下,庆阳推动种养菌产业集群化发展,打开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突破口。

粮食生产方面,庆阳充分利用冬小麦、冬油菜夏收后的休闲耕地,复种马铃薯、紫苏、饲草,探索出了“粮经”“粮饲”“粮菜”等多种复种套种模式,从一年一熟的传统熟制过渡到一年两熟、两年三熟。2024年,庆阳全市完成复种面积103.3万亩,复种指数和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苹果是庆阳的主导产业之一。在庆阳居立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志镇寺里田村示范果园内,记者看到,水肥一体化系统遍布田间,肥料正沿着管道源源不断输送至苹果树根部。据负责人介绍,果园购置了防雹网(每亩成本1.2万元)、防霜机(每亩成本3200元)、水肥一体化设备(每亩成本1500元),种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的“瑞雪”品种,亩均收益高达3.6万元。示范果园改变了农民用桶运水的传统浇水方式,节约了水资源,又通过种植苹果新品种提高了亩均收益。自去年起,居立公司参与老旧果园改造项目,带动当地27名苹果种植大户改造果园、应用新技术。

庆阳位于我国苹果生产优势带上,同时也是甘肃省“高原夏菜”种植区。在“三元双向”资金支持下,庆阳共建成“两减一增”(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施用量,增施有机肥)果园50万亩、百亩以上绿色生产果园16个、百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52个,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等绿色生产技术设备,绿色种植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养殖方面,庆阳重点建设环县、华池县、庆城县、镇原县4个肉羊产业带,西峰区、宁县、镇原县3个生猪生产大县及宁县、镇原县、正宁县3个肉牛产业带。截至目前,庆阳新(改扩)建千头(只)规模以上养殖场12个、新增养殖大户808户,实施圣越集团1.2亿羽白羽肉鸡全产业链、东方希望现代化生猪养殖循环产业基地建设等生态循环农业项目13个,养殖效率和绿色环保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食用菌产业是“三元双向”的关键环节。由从前的庆阳南部子午岭林区散户种植到如今的现代化菇棚,庆阳食用菌产业正从少到多、从分散到集约,成长为一个崭新的产业。庆阳制定出台《食用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方案》,落实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等措施,探索推广“企业借棒、农户还菇”“企业统一建棚、农户返租经营”“企业统一供棒、订单保价收菇、农户建棚养菌”等经营模式。2024年庆阳食用菌产量达到4.06万吨、生产菌棒2亿棒,分别是上年的1.6倍和2.3倍,循环纽带作用凸显。据西峰区后官寨镇司官寨村党支部书记高虎介绍,政府为每个食用菌大棚补助1万~3.5万元、每个菌棒补助1元,生产的香菇等产品主要销往川渝地区,全村种植食用菌年收入达700万元。

在政府大力培育下,庆阳苹果、环县羊羔肉、庆阳早胜牛、庆阳黄花菜、庆阳小米、庆阳白瓜子6个区域公用品牌和40个企业商标品牌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三品一标”农产品105个,特色农产品品牌38个,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在“三元双向”模式下,庆阳农业发展由单纯注重数量和速度增长,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来,呈现“种植业绿色化、畜牧业集群化、菌业工厂化”的良好态势。

问题与思考

自2021年庆阳提出发展“三元双向”以来,种养菌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有机肥加工、秸秆回收、菌棒生产与回收等关键环节都有了显著发展,其创新实践也为其他地区推进相关工作提供了经验启示。当前,庆阳市“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体系正处在挖掘提升、巩固拓展的关键阶段,距离建立完善“区域大循环、产业中循环、农户微循环”的大目标还有一定距离。需进一步细化环节、创新技术、带动农户,完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新格局。

一是循环链条有待完善,需重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

新培育的食用菌产业同种植养殖的联系还有待加强。在调查中发现,食用菌菌棒加工对原料木质素含量要求较高,但废弃苹果枝条较难达到要求,无法直接作为食用菌生产原料。某香菇生产基地负责人坦言:“菌棒主要从外省林区运木头来加工。”同时,受技术因素和经济成本影响,不少菌渣由农户自用或加工生物质燃料,转化成有机肥和饲料等高价值利用方式占比较低。

庆阳农业生产以小农户为主,绿色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投入及维护成本对小农户依然较高,并且受传统耕作方式和“靠天吃饭”观念制约,小农户采用新技术动力不足,开展绿色生产、发展循环农业积极性不高。

如何将庆阳小农户有效纳入“三元双向”轨道,是循环农业更好发展的重要课题。调研发现,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在开展资源循环利用上有成本优势、组织优势。在推广新理念、新技术时,可通过加快培育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以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为突破口,引导农户树立绿色理念、规范生产行为,以市场化方式引领种养菌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作用,统一应用先进设备、机械,降低亩均生产成本;统一开展废弃物处理,落实以农户、村庄、县域乃至更大单元的循环,形成“政府引导投入、经营主体运营、农户主动参与”的良性发展。

作为在传统的种植养殖二元结构上新培育出的产业,食用菌需在“量”“质”两方面齐发力,加力融入新格局。一方面充分利用在地农业资源生产菌棒,加快技术研发,突破鸡粪、秸秆、果木枝条生产菌棒的卡点难点,减少对外地木材依赖;另一方面,加快菌棒转化为有机肥、饲料的关键技术推广,推动菌棒多种方式利用,将食用菌进一步融入“三元双向”循环体系中。

“三元双向”体系仍在不断健全完善过程中,种养菌循环并非一成不变的套路,而是要建成一个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循环体系。建议在种养菌循环的基础上,关注并探索更加多样的农业废弃物利用方式。可将本地正在做的菌渣加工燃料等作为“三元双向”循环的重要分支加以关注;学习我国其他苹果主产区对果木枝条的再利用方式,结合庆阳实际推广不限于加工菌棒的多种高效收集利用模式,构建起“企业愿意收、农户愿意交”的循环利用长效机制。

二是产业发展受水资源影响较大,需推动技术创新、三产融合

庆阳地处黄土高原核心地带,降水年际变化大,资源型、水质型、工程型缺水问题突出。庆阳耕地面积近1000万亩,其中山地750万亩,水浇地仅有6.07万亩,不到耕地面积的1%,农业生产整体条件相对薄弱。近年来庆阳推动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累计建成农业节水灌溉面积81.88万亩,但占耕地面积数量比例依旧较低。调研发现,“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加之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给农业绿色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政策对“三元双向”循环体系的建立发挥了较大作用,建议继续用好政策支持“外力”的同时,大力修炼“内功”,让技术创新成为突破水土资源约束的关键动能。

在宁县,众合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出“园艺地布覆盖节水保墒技术”,果树盘起垄、覆盖园艺地布,既解决了果园春季保墒、秋季排水等问题,又减少了地膜污染;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联合科研团队创新并推广“五个一”生产技术和“三级二元”杂交技术,每年授配湖羊基础母羊5.74万只,为庆阳及周边地区提供了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大田种植上,庆阳探索出了全膜双垄沟播集雨保墒等绿色抗旱增产技术,2024年应用315万亩。

建议继续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代表的先进技术,继续实施高效水利工程,推广打窖拦蓄、集雨补灌等多种节水灌溉措施和“水窖+蔬菜果园+滴灌”“水窖+粮油+管(点)灌”等节水模式,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持续打造一批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平台,向新型经营主体选派“科技专员”长期驻扎生产一线,创新、引进符合庆阳当地的新技术,解决种养菌产业面临的难点问题。

同时协调推进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与生态保护补偿,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快企业标准、区域标准制定,对培育出“庆字号”特色且形成一定产量效益的给予奖励。

“三元双向”的实践,是庆阳践行大食物观的具体行动,也是本地区农业生产调整结构的探索。在继续发展农业生产和加工基础上,可尝试探索第三产业。

庆阳是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有着灿烂悠久的农耕文化、红色文化。下一步可充分挖掘关中文化元素、黄土高原特点和陇东民居特色,结合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农业休闲文化产业,推动庆阳本土文化传承创新和产业发展,为新时代“陇东粮仓”注入新内涵。(记者王琦琪)

责任编辑:张智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