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政府印发《体系化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下称《实施方案》),从加强科技创新阵地建设、提升创新平台建设运行质效、加快前沿科技攻坚突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打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6个方面细化24项重点任务。
在加强科技创新阵地建设上,《实施方案》明确,将加快打造川渝创新共同体,深入实施川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布局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等协同创新平台,强化成都创新枢纽和创新策源功能,支持中国(绵阳)科技城发展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等特色园区。
在提升创新平台建设运行质效上,《实施方案》一方面将服务保障国家级创新平台高质量运行,做好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工作,促进创新成果就地溢出转化。另一方面,将推动省级创新平台规范化建设运行,分类分批推进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优化整合,面向重点产业链和前沿领域新建一批省级创新平台。
为加快前沿科技攻坚突破,《实施方案》明确,四川将每年组织实施100个“从1到10”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推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重大技术成果。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将每年实施100个“从10到100”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产出一批引领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性产品。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实施方案》提出,将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三强”计划,梯度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此外,《实施方案》还从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引导力度、构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等方面入手,打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责任编辑:山盈盈 黄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