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会议会展 » 会展资讯 » 正文

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落子湖南常德 “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创新成果凸显

发布日期:2025-09-26  来源:新华网  作者:赵海军  浏览次数: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在湖南常德开幕,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创新成果。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视频致辞强调产学研融合。湖南锚定“三高四新”,2024年常德35家合成生物企业产值达125亿元,今年1至8月增长24.01%。工信部发布16项人工智能应用典型案例,我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近万亿元。论坛发布多项成果并启动人才计划,活动架构为“1+3+N”。

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 9月25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绿色生物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业生物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常德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湖南常德开幕。常德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振宇主持开幕式并宣布论坛开幕。

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宏伟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清华大学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生物制造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工业生物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团队一直致力于生物制造前沿技术探索和核心技术攻关。今天,来自全国生物制造领域的知名专家、创新企业家和投融资机构代表齐聚一堂,“产学研”深度融合必将为生物制造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期待通过本次论坛分享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领域创新研究的最新进展,交流生物制造前沿技术成果,探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现路径。清华大学始终坚持“行胜于言”的校风,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期待更多年轻人投身生物制造领域,为这一充满希望的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据介绍,近年来,湖南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着力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生物制造领域,湖南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和创新平台。常德作为湖南生物制造产业的重要基地,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全市35家合成生物制造企业实现产值125亿元,今年1至8月产值增长24.01%。湖南将坚持“以开放促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要素保障,为企业发展、人才创业和科研合作提供优服务、大舞台,进一步聚焦生物制造前沿方向,推动技术、项目、资本向常德等优势区域聚集。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加快生物制造创新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关部署的重要着力点。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正稳健前行。据统计,我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达近万亿元,发酵产能占全球70%以上,一批有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逐步成长壮大。聚焦生物制造热点领域和重要课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遴选发布了16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应用典型案例,组织开展了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生物制造中试平台遴选发布,生物反应器揭榜挂帅等工作。下一步,将重点开展强化政策供给,突出创新引领,加快新成果在应用场景方面先行先试成果转化,构建良好产业生态等工作,加力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

开幕式上,进行了常德生物制造产业推介;项目签约仪式上,共有科技创新、产业培育、要素保障和战略合作等4大类共24个项目进行了现场集中签约;湖南省合成生物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委员会、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德研发基地正式成立;清华大学学生常德实习实践试点项目和“生物制造未来人才种子计划”系列科普活动正式启动;现场还发布了生物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至2026年重点事项、“2025生物制造颠覆性创新成果和成果转化优秀案例”评审结果。

本次论坛为期2天,以“生机无限 制引未来”为主题,以“推动生物制造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宗旨,设定了“1+3+N”的活动架构,包含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3场平行会议、N项特色活动,来自生物制造领域的知名专家、创新企业家、行业研究专家、科技服务业机构代表等参加论坛。(记者赵海军)

责任编辑:孟文迪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