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的山坳里,藏着一场关于花椒的绿色革命。不是轰轰烈烈的机器轰鸣,而是漫山椒树间,有机肥在土壤里悄悄发酵,光合细菌剂在叶片上凝成薄雾,连与花椒纠缠的蚜虫,也被“通融”着退出这片生态战场。当指尖捻起一颗韩城花椒,紫红的果皮裹着辛香,那是“绿水青山”长在椒树上的证明——一颗小花椒,正以有机之名,书写着特色农业与生态共赢的逆袭故事。
从前的韩城花椒,也曾被困在“高产”与“生态”的博弈里。为了赶在雨季前收获,农药喷雾器曾在山间频繁响起,化肥袋堆在田埂边,虽换来了一时的产量,却让土壤慢慢板结,椒叶上的农残成了收购商眼中的顾虑,连山间的蜜蜂都少了踪迹。直到有机种植的理念钻进山坳,椒农们才恍然:花椒要香,先得让土地香。
如今走进韩城的椒园,看不见刺鼻的农药桶,取而代之的是腐熟的羊粪、菜籽饼,一锹下去,土壤里泛着疏松的黑褐色,蚯蚓在其间钻行,像在给椒树松土。叶面肥也换了“新配方”——光合细菌剂装在塑料桶里,兑水后细细喷洒在椒叶上,既能抵御蚜虫侵扰,又能增强椒树的抗旱力。有经验的椒农会蹲在树下观察,看叶片是否透着健康的油绿,看枝干间是否有瓢虫在爬——那是生态平衡的信号,是不用农药也能守住椒园的底气。
生态的改变,藏在花椒的每一处细节里。有机管理下的韩城花椒,果粒更饱满,紫红的颜色像浸了阳光,掰开后果仁透着浅黄,没有一丝农残的顾虑。收购商们来了,不再拿着检测仪器反复查验,而是直接抓起一把闻香:“这味儿正,是韩城椒该有的辛甜。”更意外的是山间的变化,往年因农药减少的鸟类回来了,在椒树枝头筑巢,连山脚下的溪流里,鱼虾也渐渐多了起来。椒农们说:“以前只盼着花椒卖个好价钱,现在看着满山的绿,听着鸟叫,比挣钱还舒心。”
韩城人把有机椒园变成了生态课堂,城里来的游客会沿着山间步道走进椒园,看有机肥如何发酵,听农技员讲解光合细菌剂的原理,临走时带一罐花椒,也带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感。周边的村庄也跟着学,有的种起了有机苹果,有的养起了生态鸡,原本只靠花椒的山坳,渐渐成了连片的生态农业区。
秋日的韩城,椒农们背着竹筐采摘,指尖染着花椒的紫红,空气里飘着浓得化不开的辛香。夕阳落在椒树上,把叶子照得透亮,像撒了一层金。没有人再纠结“高产”与“生态”的矛盾——因为他们早已明白,当花椒树扎根在健康的土地里,当生态的红利融进每一颗果实,小花椒就能撑起大生态,让绿水青山真真切切地长在花椒树上,也长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未来城小区)
责任编辑:赵婷 李翠 邓晶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