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态环保 » 正文

我国寒温带森林火烧迹地生态修复技术取得进展

发布日期:2025-10-30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戴金泽  浏览次数:1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近日,中央财政林草科技推广项目“森林火烧迹地评估与恢复技术推广与示范”在大兴安岭林区取得进展,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已初步形成,将为我国同类地区灾后生态恢复提供关键科技支撑。该项目旨在系统探索中国寒温带地区森林火灾后生态修复路径,由国家林草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中国林科院寒温带林业研究中心)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核心示范区设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松岭林业局石头山林场。项目计划建设300亩兴安落叶松火烧迹地恢复关键技术示范林。目前,林区职工正在清理后的火烧迹地开展刨穴整地等作业,为明年春季栽植树苗做好准备。

近日,中央财政林草科技推广项目“森林火烧迹地评估与恢复技术推广与示范”在大兴安岭林区取得进展,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已初步形成,将为我国同类地区灾后生态恢复提供关键科技支撑。

该项目旨在系统探索中国寒温带地区森林火灾后生态修复路径,由国家林草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中国林科院寒温带林业研究中心)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核心示范区设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松岭林业局石头山林场。项目计划建设300亩兴安落叶松火烧迹地恢复关键技术示范林。目前,林区职工正在清理后的火烧迹地开展刨穴整地等作业,为明年春季栽植树苗做好准备。

该火烧迹地生态修复工作将按照4个步骤精准实施。一是基础优化,优先保护天然更新的实生苗木,对丛生杨桦进行定株疏伐,同步开展实生苗抚育,优化林木生长环境。二是结构补全,依据树冠投影测算剩余空间,科学设定株行距,补植针叶树种,促进针阔混交结构快速形成,缩短生态演替周期。三是动态调控,在林木出现竞争时实施透光抚育,重点保护实生针叶幼苗,确保针叶树优势生长。四是长效稳定,待林木明显分化后确定目标树种,通过目标树经营模式,逐步形成针阔混交异龄林,使林分恢复至火烧前稳定状态。

责任编辑:杨雪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