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态环保 » 正文

“亚洲水塔”本世纪末外流区径流量增幅最高可达49%

发布日期:2025-11-19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李华 李键  浏览次数:1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新华社拉萨11月19日电 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发现,有“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供水能力显著增强,预估本世纪末外流区径流量增幅最高可达49%。19日在拉萨举行的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综合集成应用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介绍了这一研究成果。姚檀栋说,气候暖湿化导致“亚洲水塔”失衡,表现为冰川、积雪等固态水体快速减少与湖泊、河流等液态水体广泛增加的固液相态失衡,过去40年长江源、澜沧江源等主要流域径流持续增加,预估本世纪末外流区径流量增幅最高可达49%。与此同时,第二次青藏科考评估结果还

新华社拉萨11月19日电 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发现,有“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供水能力显著增强,预估本世纪末外流区径流量增幅最高可达49%。

19日在拉萨举行的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综合集成应用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介绍了这一研究成果。姚檀栋说,气候暖湿化导致“亚洲水塔”失衡,表现为冰川、积雪等固态水体快速减少与湖泊、河流等液态水体广泛增加的固液相态失衡,过去40年长江源、澜沧江源等主要流域径流持续增加,预估本世纪末外流区径流量增幅最高可达49%。

与此同时,第二次青藏科考评估结果还表明,尽管“亚洲水塔”未来水量趋于增加,但由于南亚、中亚大部分国家人口的快速增加,上游供水量增加并不能满足其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因此,未来“亚洲水塔”下游的水资源要进行区域性分策应对和国际性综合协调,要强化冰崩、冰湖溃决等灾害科学预警体系的构建,分享中国水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实施更加有效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措施,构建“亚洲水塔”水资源命运共同体。(记者李华 李键)

责任编辑:薛鑫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