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至26日,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在湖南常德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论坛上表示,据统计,我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近万亿元,发酵产能占全球70%以上,一批有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逐步成长壮大。
何亚琼表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将生物制造作为未来产业正式提出,生物制造在我国产业板块里已处于非常重要的引领位置。但也要看到,生物制造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高质量数据和算法模型有待提升、中试服务平台体系建设需要完善等。
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表示,据预测,2050年生物制造有望创造30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占全球制造业的1/3。当前,我国生物制造领域已经进入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加速的关键阶段,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要素配置水平,构建友好应用环境。
据悉,聚焦生物制造热点领域和重要课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遴选发布了16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应用典型案例,组织开展了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生物制造中试平台遴选发布,生物反应器揭榜挂帅等工作。
何亚琼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强化政策供给,做好生物制造顶层设计;突出创新引领,构建生物制造产业协同创新机制,突破关键装备、关键设备、关键技术;推进新成果在应用场景方面的先行先试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用、金协同发力,共建生物制造产业生态。
此次论坛以“生机无限 制引未来”为主题。开幕式上,科技创新、产业培育、要素保障和战略合作等4大类共24个项目进行了现场集中签约;湖南省合成生物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委员会、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德研发基地正式成立。(记者郭倩)
责任编辑:刘伊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