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要闻热点 » 正文

“三北”工程获“全球技术成就林业奖”

发布日期:2025-10-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姚亚奇  浏览次数:1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中国“三北”工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技术成就林业奖”,从全球343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工程累计造林3174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3333万公顷,庇护农田3000万公顷,粮食单产提高近50%。2023年起实施攻坚战,两年多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科尔沁沙地、黄河“几字弯”、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显著改善,彰显中国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光明日报北京10月16日电 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当地时间10月15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庆祝活动上,中国“三北”工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技术成就林业奖”。这是“三北”工程继2018年被授予“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优秀实践奖”后,获得的又一项国际荣誉。

今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为回顾各国80年来为世界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作出的贡献,联合国粮农组织于今年4月面向全球发起了“全球技术成就”评选活动。“三北”工程凭借其在保障农业生产、维护粮食安全和促进减贫增收等方面的杰出贡献,从全球343个参评申请中脱颖而出,最终荣获“全球技术成就林业奖”,并作为24个获奖案例中的最优秀7个代表之一,受邀前往粮农组织80周年庆祝活动现场领奖。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该项表彰充分契合粮农组织“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的愿景,呼应2025年世界粮食日“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的主题,展现可持续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中的技术引领、协作精神与创新实践。

“三北”工程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自1978年启动以来,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174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面积3333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67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84%;营造农田防护林165.6万公顷,庇护农田3000万公顷,工程区粮食单产提高近50%。工程实施47年,在中国北方地区筑起了一道促农护牧的生态屏障,走出一条绿富同兴的发展之路,也为全球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政府把“三北”工程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决定从2023年开始,用10年左右的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两年多来,共完成各项建设任务1.64亿亩,科尔沁沙地正重现草原风光,黄河“几字弯”展现“金沙蓝海绿洲”的美丽画卷,塔克拉玛干沙漠戴上了“绿围脖”,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完备,北疆绿色长城愈加稳固。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获奖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治理成就和林业创新实践的高度认可,彰显了中国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未来,将持续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积极开展生态治理领域的双多边合作,向世界各国分享可推广的技术模式,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中国力量。(记者姚亚奇)

责任编辑:杨鑫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