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各地资讯 » 正文

一抹洛川红,万里振兴路

发布日期:2025-11-20  作者:杨倩雯  浏览次数:1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深秋的陕北高原,湛蓝的天空下,漫山遍野的苹果园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在陕西省洛川县永乡镇的一片标准化果园里,65岁的果农张建军正带着家人采摘最后一茬苹果。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枝头,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空气中飘散着清甜的果香。“这苹果,可是我们洛川人的金果果啊!”张建军捧着刚摘下的苹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家的10亩果园,今年预计收入能达到20多万元。在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一颗颗红苹果正在改变着千家万户的命运。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1100米左右,这里正是联合国粮农组

深秋的陕北高原,湛蓝的天空下,漫山遍野的苹果园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在陕西省洛川县永乡镇的一片标准化果园里,65岁的果农张建军正带着家人采摘最后一茬苹果。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枝头,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空气中飘散着清甜的果香。

“这苹果,可是我们洛川人的金果果啊!”张建军捧着刚摘下的苹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家的10亩果园,今年预计收入能达到20多万元。在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一颗颗红苹果正在改变着千家万户的命运。

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1100米左右,这里正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苹果最佳优生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年均日照时数2552小时,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造就了洛川苹果“色泽艳丽、肉质脆密、含糖量高、香味浓郁”的独特品质。

然而,将这片黄土地变成今天的“中国苹果之乡”,洛川人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之路。

时间回溯到1947年,时任洛川县县长李新荣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下了第一棵苹果树。这棵从河南灵宝引进的树苗,开启了洛川与苹果的不解之缘。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苹果种植始终未能形成规模。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改革开放后。面对传统农作物收益低下的困境,洛川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调研,毅然决定将苹果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抓。

“当时很多老百姓都不理解,觉得种苹果不如种粮食稳妥。”今年已经82岁的老支书王福才回忆道,“我们这些村干部就带头种,第一年我种了5亩,第三年开始挂果,一亩地收入就是种粮食的好几倍。”

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种植苹果的行列。到上世纪90年代末,洛川苹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0多万亩。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品种单一、管理粗放、市场竞争力不强。

面对挑战,洛川人开始了苹果产业的“二次革命”。他们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

在洛川苹果科技创新中心,技术员小李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秘密武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果园的温度、湿度、土壤墒情;利用大数据分析,为果农提供精准的施肥、灌溉建议;通过视频监控系统,专家可以远程指导病虫害防治。

“我们现在推广的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比传统种植方式提前2年结果,亩产提高30%以上。”小李介绍说。

品质的提升需要科技支撑,品牌的建设更需要智慧。洛川人深知,好苹果也要会“吆喝”。

2008年,“洛川苹果”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此为契机,洛川县开始了品牌化发展之路。他们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标准,建立了质量追溯体系,确保每一颗出自洛川的苹果都是精品。

每年秋季举办的洛川苹果博览会,已经成为全国苹果行业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云集于此,洽谈合作,采购苹果。更令人欣喜的是,洛川苹果还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中东、欧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市场营销方面,洛川人紧跟时代步伐。他们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设网上直销店铺,开展直播带货。在洛川苹果电商服务中心,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订单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昨天我们的一场直播,就卖出了5000多单。”90后主播小刘一边打包苹果,一边兴奋地说,“很多网友都说,我们的苹果又甜又脆,是‘舌尖上的洛川’。”

产业链的延伸让洛川苹果的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走进洛川苹果产业园,果汁、果醋、果脆、果酱等深加工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就连以往被丢弃的果树枝条,现在也被加工成环保菌棒,用于种植香菇。

“我们正在研发苹果多酚提取项目,这将进一步提升苹果的附加值。”产业园负责人表示。

苹果产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洛川的面貌。如今,洛川苹果种植面积已达53万亩,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5%来自苹果产业。在这个曾经“十年九旱”的贫困县,苹果树真正成了农民的“摇钱树”。

在交口河镇,我们见到了正在果园忙碌的李晓红。这个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种植苹果,不仅脱了贫,还供两个孩子上了大学。“去年我家8亩果园收入16万元,今年行情更好,估计能突破20万元。”李晓红笑着说,“是苹果改变了我们家的命运。”

苹果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兴起。每年春秋两季,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洛川,体验采摘乐趣,品尝农家美食。农家乐、民宿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夕阳西下,张建军一家坐在院子里,看着满载苹果的货车缓缓驶出村庄,驶向远方。“这些苹果,不仅甜,还承载着我们洛川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张建军深有感触地说。

从第一棵苹果树的试种,到如今的53万亩果园;从最初的几筐苹果,到如今年产量近百万吨的富民产业;从黄土高原的小县城,到享誉国内外的“苹果之都”——洛川人用智慧和汗水,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书写了一段苹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这片枝头累累的苹果红,不仅映红了洛川的山川田野,更照亮了老区人民奔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在这条道路上,洛川人的脚步越发坚定,他们的故事,正如那枝头红透的苹果,甜美而充满希望。

作者单位:陕西省煤炭运销集团建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王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