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黑龙江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141.9亿元,同比增长9.5%。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58.7%,高于全国37.4个百分点。黑龙江省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粮食播种面积任务。生猪出栏、存栏、能繁母猪存栏三项指标均为十年来最高值。
筑牢压舱石 提升供给保障能力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牵头成立12个指导组,积极开展指导服务,落实惠农政策,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种粮积极性,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超国家下达任务。推进农产品稳产保供,上半年,黑龙江省生猪存栏1492.4万头,同比增长19.3%;能繁母猪存栏147.2万头,同比增长19.5%;生猪出栏1078.4万头,同比增长30.6%。黑龙江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30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8.4万吨。
取得新突破 聚焦重点任务发力
黑龙江省把黑土地保护纳入与农业农村部省部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与中科院联合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选拔24个县(市、区)和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落实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1298.2万亩,完成保护性耕作2310万亩;探索建立“5+2”七级“田长制”责任体系,采取“决定+条例”的立法方式加强黑土地保护。
黑龙江省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启动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建立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10个专家育种示范基地,示范品种657个,审定推广主要农作物新品种334个。
黑龙江省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1万亩,比上年增长35%;抓好马铃薯产业,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55万亩。
主动赢先机 催生产业发展动力
黑龙江省开展农业和农产品项目招商,牵头组建省级招商专班,确定五大类26个招商方向。上半年,黑龙江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合同签约329个,签约额1088.4亿元。
黑龙江省推进万亿级产业集群,以“两头两尾”为抓手,实行重点产业“链长”负责制,推动种养加销融合发展。黑龙江省40家企业进入全国农业企业500强,4家涉农企业申报IPO并已受理,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农业产业强镇13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
培育新动能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黑龙江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培育新动能,释放新活力,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农村人居环境等各项工作,深化农村重点改革,黑龙江省工商注册登记家庭农场6.17万个,农民合作社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省级示范社发展到1067家,比去年增长12.67%。黑龙江省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签订全程托管服务合同面积2042万亩;“农业大数据+金融”累计发放贷款600亿元,惠及农户40万户。
黑龙江省乡村建设行动启动实施,以“5+1+1”重点任务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六清一修一改一建”为重点,组织各地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启动建设美丽宜居村庄300个;新建“龙江民居”省级试点村20个以上,总数达到40个。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客户端黑龙江频道
责任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