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理论与实践 » 正文

《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拥有相应资源禀赋地区可着重发展文化旅游等类型特色小镇

发布日期:2021-10-13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沈啸  浏览次数:10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提出:拥有相应资源禀赋地区可着重发展文化旅游等类型特色小镇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提出,拥有相应资源禀赋地区可着重发展商贸流通、文化旅游、体育运动及三产融合类特色小镇。《导则》明

《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提出:拥有相应资源禀赋地区可着重发展文化旅游等类型特色小镇

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提出,拥有相应资源禀赋地区可着重发展商贸流通、文化旅游、体育运动及三产融合类特色小镇。

《导则》明确,在建设边界方面,规划用地面积上限原则上不多于5平方公里,文化旅游、体育运动及三产融合等类型特色小镇规划用地面积上限可适当提高。在空间功能方面,特色小镇应在聚力发展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产业社区文化旅游“四位一体”。叠加文化功能,挖掘工业文化等产业衍生文化,建设展示整体图景和文化魅力的公共空间,赋予独特文化内核及印记,推动文化资源社会化利用。叠加旅游功能,促进产业与旅游相结合,寓景观于产业场景,增加景观节点和开敞空间,实现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统一。在质效水平方面,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年接待游客量原则上不少于50万人次。

《导则》要求,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建设,要着眼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发展新闻出版、动漫、演艺、会展、研学等业态,培育红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自然遗产旅游、海滨旅游、房车露营等服务,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街区、度假区。合理植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道路、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先进制造类特色小镇建设,要发展工业旅游和科技旅游。三产融合类特色小镇建设,要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农耕体验等业态。(记者沈啸)

责任编辑:李东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