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科技兴农 » 正文

四川省攀枝花市务子田村:智能种甘蔗 “蔗”里真甜

发布日期:2022-03-30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作者:袁宇君  浏览次数:50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根根笔直的甘蔗沐浴着春日的阳光。蔗农在田间忙碌,砍甘蔗、削叶子……处理过后的甘蔗被分类整齐堆放,空气里弥漫着清香。3月14日,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福田镇务子田村,村民们正在收甘蔗。甘蔗地注入“新科技” 干活省时又省力对于庄稼人来说,施肥和浇水往往是比较费时费力的工作。然而,在务子田村甘蔗种植户刘兆元家的甘蔗园里,技术员仅需轻触按钮,水肥

根根笔直的甘蔗沐浴着春日的阳光。蔗农在田间忙碌,砍甘蔗、削叶子……处理过后的甘蔗被分类整齐堆放,空气里弥漫着清香。3月14日,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福田镇务子田村,村民们正在收甘蔗。

甘蔗地注入“新科技” 干活省时又省力

对于庄稼人来说,施肥和浇水往往是比较费时费力的工作。然而,在务子田村甘蔗种植户刘兆元家的甘蔗园里,技术员仅需轻触按钮,水肥一体智能化灌溉系统便能实现自动浇水施肥,省时省力。由于需要管理的地块较多,他的甘蔗地还注入了“新科技”,通过卫星遥感来监测作物的生长、含水情况。

“甘蔗的长势、含水量都能在屏幕上看到,比如,屏幕上颜色深就是含水量高,不需要浇水,颜色浅就说明缺水了,我就安排工人去地里启动水肥一体智能化灌溉系统按钮。要看另一块地就直接切换。”刘兆元现场演示了设备的使用方法。

刘兆元种了89亩甘蔗,这两天正好是采收期,亩产10—15吨,批发均价在1.3元左右。在务子田村,除了刘兆元外,还有2户种植大户和少数零星甘蔗种植户,面积共200亩。

甘蔗销往省内外 村民心里美滋滋

记者了解到,甘蔗从收割到售卖分三个步骤,专业工人先把甘蔗砍倒堆放,再由分拣人员进行分类,将不同大小、品质的甘蔗分开堆放,最后再进行捆扎工作。商品甘蔗的裂口不能超过3个,高度要达到2米、重量达4斤半以上;高度达到3米、重量达到8斤以上的为精品甘蔗。

刘兆元告诉记者,分拣后的次品可以用于甘蔗产品的进一步深加工,比如可以加工成红糖,或者发酵用来烤酒。部分通过发酵加工后,还能用于喂食牲畜。甘蔗从种植到采收的整个过程都没有浪费,都能够带来经济价值。

福田镇党委副书记陈玉介绍,刘兆元以及务子田村其他村民种植的甘蔗主要销往四川省内如成都、绵阳等地,以及省外如陕西西安、上海和北京等地,由于品质优良,供不应求。今年的甘蔗售罄后,各地经销商们会通过电话预约明年的供货量,大家心里“比甘蔗还甜”。(全媒体记者袁宇君)

责任编辑:刘春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