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态环保
  •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发布 较2021版新增10343个物种及种下单元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发布 较2021版新增10343个物种及种下单元
    •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汇编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今天正式在线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38293个,其中物种125034个,种下单元13259个。2022版中国生物物种名录较2021版新增10343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其中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的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进行整体更新,共新增279个物种,节肢
    • 褚尔嘉 2022-05-22
  •  
  • 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片《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片《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 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片《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部责任编辑:李东佳
    • 2022-05-21
  •  
  • 看!长江不只青绿
    看!长江不只青绿
    • 看!长江不只青绿作者单位: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责任编辑:杨洋简介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前往宜昌、荆州、武汉,考察长江、视察湖北。现如今,拥有长江最长岸线的湖北,发生了哪些变化?1061公里的长江岸线藏着怎样的生态密码?让我们从长江的颜色里找寻答案。
    • 2022-05-07
  •  
  • 重庆忠县:水润库心 春生万物 打造库区新风景
    重庆忠县:水润库心 春生万物 打造库区新风景
    • 重庆忠县:水润库心 春生万物 打造库区新风景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责任编辑:杨洋
    • 2022-04-27
  •  
  • “绿色长城”向北延伸——聚焦我国北方荒漠化治理
    “绿色长城”向北延伸——聚焦我国北方荒漠化治理
    •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威胁着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防止“地球癌症”扩散,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治沙人“接力”征战沙海,在我国北方筑起了“绿色长城”,为守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提供了“中国方案”。青山巍巍,林海莽莽,牧草丰沛,牛羊壮硕。立下愚公移山志,甘肃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矢志阻风挡沙守家园
    • 陈琛 2022-04-22
  •  
  • 被界定为新污染物 微塑料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被界定为新污染物 微塑料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 被界定为新污染物 微塑料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李轶
    • 2022-04-22
  •  
  • 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  
  • 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
    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
    • 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标志着国家植物园建设翻开了新的篇章。国家植物园,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经过扩容增效有机整合而成,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视频)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规划图据介绍,国家植物园坚持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益的理念,充分发挥植物迁地保护和科学研究的核心功能,重点收集
    • 2022-04-19
  •  
  • 又到一年“飞絮”时 怎么防?怎么治?
    又到一年“飞絮”时 怎么防?怎么治?
    • 又到一年“飞絮”时 怎么防?怎么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李轶
    • 2022-04-19
  •  
  • 严防外来物种入侵 用科技织牢国家生物安全防护网
  •  
  •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版《让中国更美丽》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版《让中国更美丽》
    •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版《让中国更美丽》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杨慧简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环保人唱响六五环境日主题歌《让中国更美丽》。
    • 2022-04-19
  •  
  • 三峡集团在西藏首批1100亩造林项目开工
    三峡集团在西藏首批1100亩造林项目开工
    • 4月3日,三峡集团拉萨南北山绿化造林项目开工仪式在西藏拉萨市达孜区邦堆乡举行。该项目为三峡集团在拉萨南北山绿化造林项目中承担的达孜区邦堆乡6-1号片区的造林任务,首批共计1100亩,计划将栽植油松4.4万株、紫穗槐6.9万株,并承担造林地今后三十年的管护、抚育和灾害防治防控等维护工作。周雨树 摄据悉,2021年10月,西藏自治区提出《拉萨南北山绿化总体规划
    • 但棣瑶 拉姆卓玛 2022-04-14
  •  
  • 用法治力量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  
  • 守望“高原精灵”
    守望“高原精灵”
    • 新华社拉萨4月11日电 4月的傍晚,金色的霞光洒落在绵延的草原上。远处成群的藏羚羊、藏野驴时而低头进食,时而迈步奔跑。这里是被称为人类“生命禁区”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五千米以上,也是独特而顽强的“高原精灵”生长的乐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自治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多措并举保护生态环境,取得良好
    • 格桑朗杰 王泽昊 2022-04-14
  •  
  • 海南:牢记重要嘱托 提升治理能力 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海南:牢记重要嘱托 提升治理能力 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 海南:牢记重要嘱托 提升治理能力 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责任编辑:杨慧
    • 2022-04-14
  •  
  • 青海河南县:生态治理显成效 草原环境持续向好
    青海河南县:生态治理显成效 草原环境持续向好
    • 青海河南县:生态治理显成效 草原环境持续向好新华社责任编辑:杨慧
    • 2022-04-14
  •  
  • 湖北宜昌推进中华鲟保护区生态修复助力长江大保护
    湖北宜昌推进中华鲟保护区生态修复助力长江大保护
    • 4月9日,20余万尾“子二代”中华鲟从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启程,“乘”着“滑梯”游入长江,暂别三峡宜昌,游向大海。数据显示,湖北宜昌自1984年首次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以来,共组织大小放流活动65次,已累计投放中华鲟约530万尾。作为长江生态的风向标,中华鲟的“回归”,不仅是长江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宜昌市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成效的又
    • 2022-04-13
  •  
  • 江苏:保护河湖生态 筑牢绿色本底
    江苏:保护河湖生态 筑牢绿色本底
    • 江苏:保护河湖生态 筑牢绿色本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杨洋
    • 2022-04-13
  •  
  • 四川青神:萤火虫迎来观赏期 绿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四川青神:萤火虫迎来观赏期 绿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 四川青神:萤火虫迎来观赏期 绿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郭雪莹
    • 2022-04-13
  •  
  • 科普 | 建筑也能碳中和?
    科普 | 建筑也能碳中和?
    •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给自足”的重要性。建筑作为能源消耗大户,自然要承担起“产生能源”的责任。今天就随我们一起,去领略那些会“发电”的建筑吧。它们也是可以参与碳中和、碳达峰的!城市中的“悬浮森林”说起上海近年来有特色的新建筑,位于苏州河畔的天安千树一定榜上有名。这座建筑远观像郁郁葱葱的“悬浮森林”,它借鉴了中
    • 吴旭阳 2022-04-13
  •  
 «上一页   1   2   …   19   20   21   22   23   …   37   38   下一页»   共749条/38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