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人文历史
  • 昆仑山何以被尊“万山之宗”“文化之源”?
    昆仑山何以被尊“万山之宗”“文化之源”?
    •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昆仑山是兼有“万山之宗”“文化之源”双重意象的特殊符号。古往今来,昆仑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与张力,成为无数中华儿女心中的神圣图腾。作为昆仑文化核心,昆仑神话体现了中华先民对所处世界和文明起源的不懈探索与认知表达,给后世子孙留下了共同的集体记忆、无限的文化想象,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传统宇
    • 文侠 鄂崇荣 2023-01-20
  •  
  • 中华文化 | 文不灭质,博不溺心 Graceful Wording Should Not Conceal Content, and Intricate Rhetoric Should Not Dro
    中华文化 | 文不灭质,博不溺心  Graceful Wording Should Not Conceal Content, and Intricate Rhetoric Should Not Dro
    • 文不灭质,博不溺心Graceful Wording Should Not Conceal Content, and Intricate Rhetoric Should Not Drown Out the Author's Feelings and Thoughts华美的文饰不掩盖文章的内容实质,繁富的辞藻不淹没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一术语属于创作论,出自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情采》。针对魏晋以来有的文人为了写作而造作情理,不得不依靠各种文饰来掩饰内容的空虚
    • 2023-01-18
  •  
  • 法治百科•普法词条 | 运输合同
    • 2023-01-17
  •  
  •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的军事才能和综合素质
  •  
  • 中华文化 | 和而不同 Harmony But Not Uniformity
    中华文化 | 和而不同  Harmony But Not Uniformity
    • 和而不同Harmony But Not Uniformity在尊重事物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整体的和谐共存。“同”与“和”是对待、安顿社会群体的两种态度。“同”指对事物差异性的抹杀,“和”则意味着对事物差异性的保存与尊重。不同的事物彼此间相互辅助、补充,才能组成一个充满生机、富于创造性的和谐整体。The term means achieving overall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n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3-01-16
  •  
  • 法治百科•普法词条 | 用人者责任 Employers' Responsibilities
    • 2023-01-14
  •  
  • 中华文化 | 民生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中华文化 | 民生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 民生Livelihood of the People百姓的生计或生活。百姓为了谋生,往往不辞辛劳。为政者对此应予体恤,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以及政策、制度保障,而不可侵扰、危害民生。这是治国理政、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基本前提。如果百姓生活困顿,衣食无着,就会有人铤而走险,这对执政者来说也不是好事情。“安民”的根本在于重视并解决好民生问题。The term means life or liv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2023-01-14
  •  
  • 中华文化 | 崇本息末 Revere the Fundamental and Dismiss the Specific
    中华文化 | 崇本息末 Revere the Fundamental and Dismiss the Specific
    • 崇本息末Revere the Fundamental and Dismiss the Specific尊崇“本”以止息“末”,是对待“本”“末”关系的一种方式。王弼在解释老子思想时提出了“崇本息末”的思想,与“崇本举末”相对。这里的“本”指无形、无名者,即“道”;“末”指人为造作的各种形、名。“崇本息末”即是要发挥“道”或“无”的作用以实现万物的自然,同时止息对人为造作的各种形名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3-01-13
  •  
  • 史记故事 · 刘邦的用人
    史记故事 · 刘邦的用人
    • 史记故事·刘邦的用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徐睿明简介刘邦是一个“江海王”,能够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哪怕是一个地位很低的人,他都能听,而且他也很谦虚。正因为这样的性格,让刘邦建立了王朝,开创了新的历史。
    • 2023-01-11
  •  
  • 中华文化 | 公私 Public and Private
    中华文化 | 公私 Public and Private
    • 公私Public and Private两种相对的生活领域或行事原则。“公”与“私”大体上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就生活领域而言,“私”指个人的或个人所属群体之内的生活领域,“公”则是在“私”的界限之外的公共领域。不同生活领域之中存在着不同的秩序原则,彼此之间往往存在冲突。其二,在行事原则的意义上,“私”是以谋求个人或个人所属群体的利益为根本目标的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3-01-11
  •  
  • 法治百科•普法词条 | 姓名权 Right of Name
    • 2023-01-10
  •  
  • 名言 | 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名言 | 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名言 | 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此句意思为,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责任编辑:童瑜
    • 2023-01-08
  •  
  • 中华文化 | 高古 Unadorned Antiquity
    中华文化 | 高古  Unadorned Antiquity
    • 高古Unadorned Antiquity高远古朴,高雅简古。用于文艺批评,主要指文艺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意蕴高远古朴、情致高雅,凝重而又深具历史感的艺术风格。“高”体现对空间的超越,不落于现实的具体事物,思想、情感和意愿超然时事和世俗之外;“古”体现对时间的超越,神驰于久远的历史,有拙朴、古雅、凝重的意蕴。“高”和“古”合成一个术语,旨在淡化和超越时代的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3-01-08
  •  
  • 围炉煮茶,古人的冬天风雅
    围炉煮茶,古人的冬天风雅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这段时间,社交平台上兴起了一股“围炉煮茶”热。三五好友,围炉夜话,饮酒煮茶,在人间烟火中体验诗意生活。这让人想起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南宋画家马远《寒岩积雪图》描绘的就是古人围炉煮茶的情景。《寒岩积雪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156.7厘米,横82.4厘米,左
    • 郑学富 2023-01-07
  •  
  • 中华文化 | 山水诗 Landscape Poetry
    中华文化 | 山水诗 Landscape Poetry
    • 山水诗Landscape Poetry一种以描写山水名胜为主要题材的诗歌流派。主要摹写自然山川的秀美壮丽并借以抒发闲情逸致,特点是写景状物逼真细致,语言表达富丽清新。东晋时期,南渡的士大夫在自然山水中寻求精神抚慰和解脱,激发了山水诗创作的灵感。其开创者是晋末宋初的大诗人谢灵运,他把自然美景引入诗歌创作,将诗歌从枯燥乏味的玄理中解放出来,后经谢朓(tiǎ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3-01-06
  •  
  • 法治百科•普法词条 | 物业服务合同 Property Service Contract
    • 2023-01-04
  •  
  • 名言 | 孟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名言 | 孟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 名言 | 孟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此句意思为,人先要舍弃某些事物或不做某些事情,然后才能够有所作为。责任编辑:童瑜
    • 2023-01-04
  •  
  • 健康问答 | 如何拯救你的社交焦虑?
  •  
  • 名言 | 孔子:有教无类
    名言 | 孔子:有教无类
    • 名言 | 孔子:有教无类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论语》一书主要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此句意思为,教育学生不分贫富高低贵贱,不管对哪类人都要一视同仁。责任编辑:武瑾
    • 2023-01-02
  •  
  •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与省气象局签署协议 进一步完善地灾气象风险预警合作机制
  •  
 «上一页   1   2   …   13   14   15   16   17   …   32   33   下一页»   共645条/33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