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人文历史
  • 法治百科•普法词条 | 不当得利 Unjust enrichment
    • 2022-11-24
  •  
  • 中华文化 | 分 Fen (Natural Attribute)
    中华文化 | 分   Fen (Natural Attribute)
    • 分Fen (Natural Attribute)名分或位分。在一定的秩序之中,事物与他者相区别的属性、状态及其限度,被称为“分”。“分”标志着事物自身的特质,也决定着与他者相区分的界限,如天人之分、公私之分、死生之分等。“分”或源自自然的规则,或取决于人为的命名与规范。就事物或人天生的本性而言,有所谓“性分”之称。而在人伦秩序之中,特定身份所具有的职责,则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11-24
  •  
  • 法治百科•普法词条 | 保理合同 Factoring Contract
    • 2022-11-23
  •  
  • 名言 | 尼采:大地上生长的东西,还有什么比高而强劲的意志更令人欢愉
    名言 | 尼采:大地上生长的东西,还有什么比高而强劲的意志更令人欢愉
    • 名言 | 尼采:大地上生长的东西,还有什么比高而强劲的意志更令人欢愉尼采,德国哲学家,著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责任编辑:王雨萌
    • 2022-11-23
  •  
  • 咬文嚼字|“叹为观止”的误用
  •  
  • 中华文化 | 浓淡 Denseness and Lightness
    中华文化 | 浓淡  Denseness and Lightness
    • 浓淡 Denseness and Lightness浓淡可用于形容颜色、气味、滋味等的深浅、强弱程度。在文艺领域中,浓淡可指绘画色彩的浓淡、文学语言的华美与简淡、艺术风格的浓艳与清淡以及抒情方式的强烈与平淡等含义。“浓”与“淡”是辩证的存在,比如,中国画的笔墨一向有浓有淡,浓不至于浊秽,淡不至于虚缈,尤其水墨画更注重墨色的浓淡,以表现阴阳、向背、虚实、疏密、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11-23
  •  
  • 辟谣 | 扫码就能领补贴?提示社保“异常”在线速办?当心是骗局
    辟谣 | 扫码就能领补贴?提示社保“异常”在线速办?当心是骗局
    •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大家办业务、享服务越来越高效便捷了。足不出户,打开手机,轻松搞定。不过,骗子也盯上了“机会”,制造各种骗局。扫码填信息直接领补贴?社保卡状态“异常”线上速办?诈骗套路多,一定要警惕!扫码自助领补贴?当心被盗钱!近期,你是否收到过领取社保补贴、个人劳动补贴等内容的邮件?能领钱当然是好事儿,但咱可一定得多个心眼,千
    • 2022-11-23
  •  
  • 中华文化 | 师出有名 Fighting a War with a Moral Justification
    中华文化 | 师出有名 Fighting a War with a Moral Justification
    • 师出有名Fighting a War with a Moral Justification兴兵开战要有正当的名义或理由。泛指做事有正当的理由。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师直为壮,谓出兵理由正当,则士气旺盛,战斗力强,否则难以服众;其二,无故不得兴兵,防止因贪、怒而穷兵黩武。其核心在于强调战争的正义性。这是文明精神的体现。To wage a war, one must have a legitimate cause, just as we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11-22
  •  
  • 中华文化 | 荣辱 Honor and Disgrace
    中华文化 | 荣辱 Honor and Disgrace
    • 荣辱 Honor and Disgrace荣誉与耻辱。“荣辱”是对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所给予的评价与反馈。“荣辱”的评判以社会认可的价值标准为依据。言行符合标准,会享有荣誉;违背标准,则会遭受耻辱。此外,“荣辱”也指个人或群体对自身言行表现的道德感受,即感到光荣或耻辱。这种自我的道德感受源自对价值标准的认同。不过,不同学派所主张的价值标准会有所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11-21
  •  
  • 看开不看破
  •  
  • 中华文化 | 言与志反,文岂足征 Writing That Runs Counter to Its Author's Aspirations Is Worthless
    中华文化 | 言与志反,文岂足征  Writing That Runs Counter to Its Author's Aspirations Is Worthless
    • 言与志反,文岂足征Writing That Runs Counter to Its Author's Aspirations Is Worthless如果所写文章与自己内心的情志不一致,这样的文章有何价值呢?“言”指言辞、文章,“志”指作者的思想情感。出自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刘勰认为,在创作的时候,应当为情而造文、为志而发言,就像《诗经》的创作者们那样,心中有志向、有愁思、有欢欣,然后发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11-20
  •  
  • 习近平“典”论|家风篇
    习近平“典”论|家风篇
    • 习近平“典”论|家风篇央视网责任编辑:杨洋
    • 2022-11-18
  •  
  • 中华文化 | 本无 Benwu (Original Non-being)
    中华文化 | 本无  Benwu (Original Non-being)
    • 本无Benwu (Original Non-being)绝对的空无。东晋时各家多用“本无”表达般若空义,指出事物根本上是不存在的。这种观点在僧肇等人看来有将“无”坐实、落入虚无主义的危险,故僧肇著文批评,重申缘起性空的中道观。但在后世作品中,同样运用“本无”,有时指缘起性空义,而非绝对的虚无,需加以鉴别。Benwu, or original non-being, is a term used to refer to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11-18
  •  
  • 名言 | 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名言 | 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名言 | 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唐朝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创“颜体”楷书。责任编辑:童瑜
    • 2022-11-17
  •  
  • 名言 | 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名言 | 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名言 | 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此句意思为,有德行的人,是能保持婴儿般天真纯朴之心的人。责任编辑:贾倩
    • 2022-11-17
  •  
  • 名言 | 葛洪:仁人之视人也如己,待疏也犹密
    名言 | 葛洪:仁人之视人也如己,待疏也犹密
    • 名言 | 葛洪:仁人之视人也如己,待疏也犹密葛洪,东晋理论家、医药学家,代表作为《抱朴子》。此句意思为,有仁爱之心的人对待他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关系远的人就像对待关系亲密的人一样。责任编辑:贾倩
    • 2022-11-17
  •  
  • 名言 | 荀子: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
    名言 | 荀子: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
    • 名言 | 荀子: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荀子》。此句意思为,选取朋友,共进于善,不可以不慎重,这是培养道德的基础。责任编辑:贾倩
    • 2022-11-16
  •  
  • 法治百科•普法词条 | 强制履行
    • 2022-11-16
  •  
  • 中华文化 | 王道无近功 The Righteous Way Seeks No Immediate Gains
    中华文化 | 王道无近功 The Righteous Way Seeks No Immediate Gains
    • 王道无近功The Righteous Way Seeks No Immediate Gains本指以仁义治理天下,不贪图眼前功利;后泛指遵循“正道”(正确的原则或方法),不急功近利。因为急功近利只能小成,不可能大成;而小成只能是暂时的,不可能持续长久,还可能偏离“正道”,带来无可挽回的后果,最终导致一事无成。胸怀大志,谋大事者,必然从全局、根本着眼,从长远考虑问题,始终依“正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11-16
  •  
  • 中华文化 | 躬行 Practice in Person
    中华文化 | 躬行  Practice in Person
    • 躬行Practice in Person身体力行。出自《论语·述而》。“躬”意为亲身、亲自,“行”指个人的道德修养活动。在儒家看来,要在生活实践中成就君子人格就必须身体力行。“躬行”之说蕴含着知行合一的观念。儒家反对人在现实活动中种种知行不一的行为,强调要将所认知的道德原则充分贯彻在自身的生活行动当中。This term first appeared inThe Analects. Gong mean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11-15
  •  
 «上一页   1   2   …   15   16   17   18   19   …   31   32   下一页»   共638条/32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