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产业动态 » 正文

巾帼劳模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转变

发布日期:2022-09-07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郑莉 郝赫 方大丰  浏览次数:17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9月2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首届大国工匠巾帼论坛发布了《巾帼劳模时代特征和成长规律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系统梳理了不同时代的巾帼劳模,提炼分析了巾帼劳模的成长规律和精神品质。《报告》显示,巾帼劳模覆盖各行各业,并从“苦干加巧干型”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方向转变。巾帼劳模是中国妇女的优秀代表,是中国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模范

9月2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首届大国工匠巾帼论坛发布了《巾帼劳模时代特征和成长规律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系统梳理了不同时代的巾帼劳模,提炼分析了巾帼劳模的成长规律和精神品质。《报告》显示,巾帼劳模覆盖各行各业,并从“苦干加巧干型”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方向转变。

巾帼劳模是中国妇女的优秀代表,是中国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模范带头人。《报告》指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中,巾帼劳模奋发有为、拼搏贡献,为实现妇女解放、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引领妇女走在时代前列发挥了积极作用。

《报告》采用丰富生动的人物故事,展现一代代巾帼劳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劳动创造卓越成绩、在群众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共同特质和精神价值,如创建细纱工作法大幅提升纺织工人工作效率的郝建秀,徒步在雪岭峡谷递送邮件的藏族“溜索姑娘”尼玛拉木、投身脱贫攻坚战的村党支部书记汪荣秀、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等等。她们的成长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据统计,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授予的2493名模范人物中,女性占23.2%。

《报告》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巾帼劳模在就业分布上已经从以工农为主发展为覆盖各行各业和社会各个层面的群体,其中女性私营企业主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当选,更体现出女性劳模构成的显著变化。与此同时,随着学历、知识、能力逐步提高,巾帼劳模开始从“出大力、流大汗、苦干加巧干”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转变。值得关注的是,巾帼劳模发挥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作用”,即中国工人阶级先进群体的引领作用与照护家庭、养育后代的独特作用。她们不仅是践行中国特色妇女发展之路的代表群体,也为全球妇女解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负责人表示,开展巾帼劳模专题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关于妇女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贺信精神的具体行动之一,对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劳动伟大、劳模光荣的良好氛围,激励中国妇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发挥好“半边天”作用,具有积极意义。(记者郑莉 郝赫 方大丰)

责任编辑:兰德华 贺少成

总平台审核编辑:焦培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