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科技博览 » 正文

中医术语:精气神

发布日期:2022-10-24  来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浏览次数:32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精: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是人体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有繁衍后代的能力。水谷之精:即“后天之精”,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精血:精与血的统称,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的生成,本源于先天之精,再生来源于后天饮食水谷;精的形成,亦靠后天饮食所化生,故有“精血同源”之说。精气

精: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是人体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有繁衍后代的能力。

水谷之精:即“后天之精”,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精血:精与血的统称,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的生成,本源于先天之精,再生来源于后天饮食水谷;精的形成,亦靠后天饮食所化生,故有“精血同源”之说。

精气:①指生殖之精;②生命的本源,构成生命和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和功能体现;③水谷之精微;④指五脏之气;⑤精和气的合称;⑥精阳之气;⑦指正气;⑧指精神。

营血:①泛指血液,营为血之气,往往营血并提;②温病辨证中的两个阶段或病位。

营:指饮食所化生的精微物质。

血脉:即“经脉”,简称“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津液:①泛指一切体液及其代谢产物;②指由饮食精微通过胃、脾、肺、三焦等脏腑的作用所化生的营养物质。

津:比较清稀,分布于肌肤之间以温润肌肤。

液:比较黏浊,分布并濡养关节、脑髓、孔窍。

津气:①是津液;②津液和阳气的合称,如热伤津气,即津液与阳气均被热邪所伤;③从津的功能而言,津温养肌肤的功能有赖于气的输布作用,津的活动离不开气,具体体现津的这种功能活动的就是“津气”。

阴液:泛指体内一切富有营养的液体或指脏腑的阴精。从液的性质而言,液是稠而浊的,属阴,故名。

魄汗:即汗液。“肺脏魄”,外与皮毛相合,而汗液又由皮表透发,和肺气有关,故称为“魄汗”

魄门:又称“鬼门”,即汗孔。

津血同源:津液和血都是来源于饮食水谷精微,同属人体的阴液。二者能相互转化,相互作用。

涎唾:涎和唾都是口腔内的唾液。“涎”俗称口水,较淡,主要有润泽口腔的作用;“唾”较黏稠,主要能帮助消化食物。

营卫气血:营、卫、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和动力基础。

气:①指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等;②指脏腑组织的活动能力,如五脏之气等。

大气:指宇宙间的空气,或胸中呼吸之气。

真气:又称“正气”,是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相结合而成,是能充养全身的。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及抗病能力都和真气直接相关,故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原气:又称“元气”,包括元阴之气和元阳之气,乃先天之精所化生,赖后天摄入之营养不断滋生。

宗气:是饮食水谷所化生的营卫之气和吸入的大气相合而积于胸中的气。

营气:乃运行于脉管中的精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中焦,其性柔顺,有化生血液、营养周身的作用。

卫气: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脉外,其性刚悍,不受经脉的约束,气行迅速而滑利。它的运行,内而脏腑,外则肌表腠理,无所不到。它既能温养脏腑,又有温润肌肤、滋养腠理、启闭汗孔等重要功能。因为这种气以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为特点,所以称为“卫气”。

谷气:又称“水谷之气”,指饮食的精气。

清气:①指水谷精微之气,亦指从胃传注于肺,然后再散布到脏腑组织的营气;②指秋天清肃之气,或吸入于肺的大气。

浊气:①指饮食精华的浓浊部分;②指人体呼出之浊气和排出的矢气等。

浊气归心:指水谷的精气通过血的运行归于心脏。

中气:①泛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②指脾气;③运气术语,指中见之气;④病证名,类中风之一。

气为血帅:气血的运行,保持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气为阳,是动力;血为阴,是物质基础。营血在经脉中之所以能不停地运行周流全身,有赖于“气”作为动力。气行血亦行,气滞血亦滞,所以说“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血为气的载体,气的运行必须依赖营血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血为气之母。

气化:广义的“气化”是指人体内气机的运行变化,如脏腑的功能作用,气血的输布流注,脏腑之气的升降、开阖等。狭义的“气化”是指三焦之气的运行宣化,如三焦输布水液的功能。

生气:指春天的生发之气,为万物生长所必需。

气机:指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机制,包括脏腑经络等的功能活动。人体气机活动的基本形式主要为升降出入,若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则可出现气逆、气郁、气滞、气陷、气闭,甚至气机泄脱等病变。

清阳:与浊阴相对,指体内轻清升发之气。

浊阴:与清阳相对,指体内较重浊的物质。

神:①是神态、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它有物质基础,由先天之精生成,并须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气的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功能;②前人把大脑、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和心联系起来,故又有“心藏神”的说法;③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是内脏功能的反映。

神明:即“神”。

精神:即“神”的概念,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五脏中的“心”有最密切的关系,因为“心藏神”。

三宝:指精、气、神,又称“三奇”。

形体:①广义的形体,泛指人体的身形和体质;②狭义的形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结构,又称为五体。

体质:“体”,指身体;“质”为性质、本质。所谓体质,就是机体因为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的盛衰偏颇而形成的素质特征。

正常体质:即身体强壮且无阴阳寒热之偏的体质。形体肥瘦匀称、健壮,头发盛长而黑,面色红润,肤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目光有神、精采内含,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口和,唇红润,胃纳佳,四肢健壮有力、能耐受寒热,二便正常,脉象从容和缓、节律均匀,舌质淡红、润泽,苔薄白。

气虚体质:指素体气弱少力之质。此型胖和瘦人均有,但瘦人为多。毛发不华,面色偏黄或㿠白,肤色黄,目光少神,鼻部色淡黄,口淡,唇色少华,肢体疲乏无力,不耐寒热,纳呆,大便正常或便秘,小便正常或偏多,脉象虚缓,舌淡红,边有齿印。

血虚体质:指血虚之体常见的素质特征。主要可见面色萎黄或苍白,唇舌色淡,毛发枯燥,肌肤不泽,精神不振,疲乏少力,动则短气,大便常秘,脉象细弱等象。

阴虚体质:指阴液亏虚,失于滋润,阴虚阳亢的体质。体形瘦长,面色多偏红或颧红,肤色苍赤,巩膜红丝较多或见暗浊,两眼干涩,视物昏花,眵多,鼻中微干,或有鼻血,口燥咽干,多喜饮冷,唇红微干,手足心热,大便偏于或秘结,小便短赤,脉细弦或数,舌红少苔或无苔。

阳虚体质:指素体阳气亏虚,阴寒内盛的体质状态。多见形体肥胖,面色少华、苍白,毛发易脱落,肤色柔白,两目胞色晦暗,鼻头冷或色微青,口唇色淡红,形寒肢冷,倦怠,背部或脘部怕冷,多喜偏热食物,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

气郁体质:指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气机郁滞为基本状态的体质类型。是按正虚、邪实分类,但临床常见某些人群,特别是女性为主的群体,出现以肝郁不舒、气机郁滞为特征的体质状态。见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素多抑郁,遇事善于思虑,难以忘却,多愁善感,叹息嗳气,胸胁胀满,脘腹胀闷,或多怒易急躁,口干口苦等。

瘀血体质:指经脉不畅,血瘀不行,或瘀血内阻的体质状态。此类型多见于瘦人。毛发易脱落,面色黧黑或面颊部见红丝赤缕,肤色偏暗滞,或见红斑、斑痕,或有肌肤甲错,眼眶暗黑,或白珠见青紫,红筋浮起,鼻部暗滞,口干,但欲漱口不欲咽,口唇淡暗或紫,脉弦或沉、细涩或结代,舌质青紫或暗,或舌边青,有点状或片状瘀点,舌下静脉曲张。

痰湿体质:指由于体内痰饮水湿潴留而形成的体质特征。形体多肥胖丰腴,面色淡黄而暗,肤色白滑,鼻部色微黑,口中黏腻不爽,四肢沉重,嗜酒,恣食肥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浑,脉濡或滑,苔腻。

阳盛体质:指阳气偏盛,功能亢奋,热量过多,“阳盛则热”。形体壮实,面赤时烦,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热赤,大便熏臭为其特点。若病则易从阳化热,而见高热、脉洪大、大渴、饮冷等症。

(本文内容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术语一点通》,牛彦辉 王允娜 牛家瑜编著)

责任编辑:王雨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