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人文历史 » 正文

君王为何称“孤”道“寡”?

发布日期:2023-02-16  来源:《咬文嚼字》杂志  作者:姚博士  浏览次数:143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问:古代君王常自称“孤”或“寡人”。然而,他们大都不是“孤儿”,更与“寡妇”无关。为什么他们要称“孤”道“寡”呢?——北京 陈吉德答:“孤”与“寡人”,都是古代诸侯君王的自谦之称,并非他们真的是“孤”是“寡”。孤、寡,本来都是少的意思,自称孤、寡,有表示自己是少德之人的意思。《老子》第三十九章:“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

问:古代君王常自称“孤”或“寡人”。然而,他们大都不是“孤儿”,更与“寡妇”无关。为什么他们要称“孤”道“寡”呢?

——北京 陈吉德

答:“孤”与“寡人”,都是古代诸侯君王的自谦之称,并非他们真的是“孤”是“寡”。

孤、寡,本来都是少的意思,自称孤、寡,有表示自己是少德之人的意思。《老子》第三十九章:“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集韵》也说:“孤,侯王谦称。”

我国古代强调“以德治天下”,孔子明确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后来孟子也继承发展了“德治”思想。但孔孟主张的“德”,只有尧舜圣王才具备,而一般王侯是不敢说自己是“有德”的。这就是古代王侯谦称“孤”“寡人”的原因。

还须指出,在意义上“孤”和“寡人”还是有区别的。《左传·庄公十一年》:“且列国有凶,称孤。”杜预注:“无凶则称寡人。”意思是,如果国家有灾祸,王侯称“孤”,无则称“寡人”。

责任编辑:杨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