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态环保 » 正文

1.5万株古毛白杨后代落地京城

发布日期:2023-04-14  来源:北京学习平台  作者:朱松梅  浏览次数:12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北京市已进入今年首个杨柳飞絮高发期。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近年来,北京市探索繁育百岁以上的雄毛白杨后代,用于替换飘絮的雌株,目前已有1.5万株子代用于北京市园林绿化中。实验室中扦插的古毛白杨枝条。(摄影:何建勇)杨柳雌株春季飞絮给一些市民带来困扰。“杨柳雄株可以扬长避短。雄性毛白杨无飞絮、树干通直,并且生长快、寿命长、抗性也强。”

北京市已进入今年首个杨柳飞絮高发期。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近年来,北京市探索繁育百岁以上的雄毛白杨后代,用于替换飘絮的雌株,目前已有1.5万株子代用于北京市园林绿化中。

实验室中扦插的古毛白杨枝条。(摄影:何建勇)

杨柳雌株春季飞絮给一些市民带来困扰。“杨柳雄株可以扬长避短。雄性毛白杨无飞絮、树干通直,并且生长快、寿命长、抗性也强。”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副处长张博介绍,2012年起,新实施的绿化工程中只用雄株杨柳。2015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牵头实施“雄性毛白杨古树优良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经过多年栽培实验,繁育不飞絮的古毛白杨超4万株。

这几万株优质雄性毛白杨,均来自于大兴区的4株树龄超100年的古树。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新品种培育与科普中心的工程师赵建松介绍:“我们跟大兴林业站合作,在古树上采集大约0.6至0.8厘米的根蘖条,经保湿处理后带回苗圃。”赵建松说,根蘖条靠近根部,是一年内新长出的幼龄苗,更有活力,容易成活。幼苗被带进实验室,插入扦插床,10天左右可生根,再过两个月就能移栽进土地里。三到五年后,这些古毛白杨的子代便可栽进公园或林地。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刘勇介绍,团队将依托前期攻关形成的雄性毛白杨古树幼化组培技术开展规模化应用,建立毛白杨古树繁育基地,扩大繁育雄性毛白杨古树优良品种的苗木。

除了替换树种,北京市还以多举措开展飞絮综合治理。张博介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指导各区建立了应急服务机制,北京市共成立专项巡查队伍135支、专业应急防治服务队85支。对居民区、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适时修剪杨柳雌株枝条,利用高压喷水车、雾炮车等冲刷树冠、冲掉花絮,使用洒水车湿化地面,粘住落地的飞絮,及时清扫。今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与北京市气象局、市城管委等11个部门紧密协作,开展杨柳飞絮预报。飞絮治理还和防火相结合,与本区消防队联防联动,在无火情的情况下,消防队会加入到飞絮防治中。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罗颖 白延龙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