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态环保 » 正文

“十四五”我国退化草原年均缩减5000万亩

发布日期:2025-07-10  来源:人民网  作者:欧阳易佳  浏览次数:1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人民网北京7月9日电 记者从全国草原保护发展改革试验区建设暨治理超载过牧现场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草原生态质量显著提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0%以上,退化草原年均缩减5000万亩,年鲜草产量超过6亿吨,草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十四五”以来,草原改革发展持续深化,草原资源保护能力不断增强,全国共查处各类破坏草原案件

人民网北京7月9日电 记者从全国草原保护发展改革试验区建设暨治理超载过牧现场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草原生态质量显著提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0%以上,退化草原年均缩减5000万亩,年鲜草产量超过6亿吨,草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十四五”以来,草原改革发展持续深化,草原资源保护能力不断增强,全国共查处各类破坏草原案件近3万起,启动治理超载过牧专项行动,重点省区牲畜超载率逐步下降,草原初步实现了休养生息。草原修复治理明显加快,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年均草原修复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我国草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约5万亿元。草种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制定林草种苗发展规划,建设草种繁育基地60万亩,多年生生态草种供给能力达到2.5万吨,草种供给不足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草原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完善,1600万户农牧民获得稳定的政策性收入,草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农牧民在“三北”等生态工程中受益。

据了解,目前我国草原保护修复形势依然严峻,中度以上退化草原占30%,局部超载过牧问题仍然存在,草原和草业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负责人表示,我国草原面积居世界第一,草原扩绿提质空间大,草业发展前景好。“十五五”期间,我国草原工作将以扩大草原数量,提高草原质量,盘活草原存量为目标,坚持扩绿、护绿、兴绿并举,加强草原工作顶层设计,编制草原保护修复和草业发展规划,用林草覆盖率科学评价国土绿化成效;深入实施“三北”“双重”重大工程,加快三北地区和青藏高原草原修复治理,启动实施草原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多年生人工草地建设,积极发展现代草业;推进超载过牧治理,严厉打击毁林毁草行为,完善基本草原和要素保障制度,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欧阳易佳)

责任编辑:位中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