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态环保 » 正文

濒危植物为何常见?

发布日期:2025-05-31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杨静  浏览次数:1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刚刚过去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公布。据了解,目前我国100余种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抢救性保护。红豆杉、银杏、水杉都属于濒危植物。也许有人会问,小区里的红豆杉、路边种的银杏、湖畔的水杉……既然是濒危植物,为何比较常见?其实,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濒危植物有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人工繁育而非自然繁殖的。只是由于它们的野生种群或者自然


刚刚过去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公布。据了解,目前我国100余种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抢救性保护。

红豆杉、银杏、水杉都属于濒危植物。也许有人会问,小区里的红豆杉、路边种的银杏、湖畔的水杉……既然是濒危植物,为何比较常见?其实,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濒危植物有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人工繁育而非自然繁殖的。只是由于它们的野生种群或者自然条件下的个体数量稀少,科学家依据它们的野外分布状况,把它们评为濒危植物。

目前,我国已实现对银杏、水杉、珙桐、罗汉松等濒危植物的人工繁育,培养出较大的人工种群,发挥其景观或生态作用。

有些濒危植物适合在特殊生境生存,人工繁育有助于解决特殊地区缺少绿化树种的问题。如金沙江河谷的云南梧桐,耐旱、耐贫瘠,如果实现批量人工扩繁,能成为干热河谷地区绿化重要树种。科学家已经在干旱地区建立试验基地,通过小规模栽培研究其应用效果。同时,作为本土树种,云南梧桐不仅可用来绿化,还能为动物提供庇护,其果子还可以作为松鼠的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濒危植物虽然拥有了较大的人工种群,并不意味着这些植物不再“濒危”。银杏、水杉野外分布范围有限,野生种群数量很少,遗传多样性匮乏。一旦出现极端气候或者传染性病害等,它们就可能面临灭绝风险。因此,国家将濒危植物列入重点保护名录,对其野生种群加以保护,既可以保护濒危植物本身,也能保护濒危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另外,人工繁育固然是濒危植物的重要保护方式,但仅靠人工繁育远不足以保护濒危植物。我国采取多种方法,如采集野外种群的种子存放进种子库、把野生个体迁地保存、建立濒危保护区或保护小区等,来保护其野外种群和赖以生存的生境。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记者杨文明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张媛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