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副总裁张德蒙轻捻一撮如细雪般的粉末:“可别小瞧它,1克价值超过1000元。”
这种比黄金还贵的物质,是从海藻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钠,一种能治疗肿瘤、糖尿病、心力衰竭的高端医用材料。
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读博期间,张德蒙所在的团队成功制备出体内植入要求的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然而,“做实验”与“搞生产”差别巨大,该成果在长达10年里未能实现产业转化。
2016年,张德蒙博士毕业,加入明月海藻,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负责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研发及产业化工作。
“当时国外一家公司垄断超纯海藻酸钠市场30年,在国内做研发,就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张德蒙回忆,在超纯海藻酸钠的产业化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工艺过程、技术参数等关键环节无可参考,团队工程化经验几乎为零。
办法总比困难多。张德蒙带领团队从最简单的过滤、吸附做起,到复杂的萃取、梯度洗脱,再到更复杂的热源脱除及过程无菌控制。所有涉及的工艺、设备,他都要实地考察、测试,确保万无一失。
在至关重要的微孔过滤环节,筛选几十种滤膜后,团队最终创新研制出折叠滤膜,操作仅需30分钟,方便高效。
2020年10月,当首条年产200公斤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生产线成功投产那一刻,张德蒙和团队已经在车间连续工作72个小时。看着手里的合格产品检测报告,他一瞬间有些恍惚:自己的科研梦,在这一刻真的实现了。
在明月海藻的产品陈列室,一组数据让人印象深刻:每吨海带8000元,提取成海藻酸钠值1.6万元,制成伤口敷料价值达240万元,而提纯为超纯海藻酸钠后则飙升至2亿元。
作为青岛市人大代表,张德蒙的公文包里装着两份文件:超纯海藻酸钠最新检测报告和海洋中医药产业发展建议稿。“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将来是一个重要主攻方向,我们不能辜负这片蓝海。”对下一步的产业发展,张德蒙充满信心。(记者李蕊)
责任编辑:李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