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相伴,人间乐事。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百姓餐桌上的食物种类也更加多样,菜篮子、果盘子、肉案上有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也是人们心之所向的美好生活。近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了《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供给、流通和市场等方面提出了23项具体举措,吃饱不是问题,吃得好吃得健康又放心,才能更好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
怎么选:品牌引领消费需求
走进菜市场或者生鲜超市,琳琅满目的产品让人挑花了眼。老话说“便宜没好货”,但价高一定质优吗?
从近年来的农产品消费趋势来看,消费者表现出品质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对品牌农产品和新式饮品、功能性食品等加工产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因此,《方案》提出加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培育力度,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其中还提到,将率先从水果、牛肉等产品入手,建立品质评价和分级标准,实现分级上市,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舒心。
选品牌,不踩雷。品牌是质量的保证,是信誉的凝结,对消费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文胜介绍,农业农村部连续4年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将形成300个左右的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名单,下一步将指导各地发布一批目录品牌消费索引,让优质品牌农产品更好对接消费需求。
针对加工食品的旺盛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告诉记者,工信部将推动生物技术赋能食品工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同时挖掘农业资源培育特色食品工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今年上半年,工信部遴选发布了哈尔滨红肠、郫县豆瓣、西湖龙井等39个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带动农产品销量不断提升。”
怎么吃:减油、增豆、加奶
我国每年向社会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涵盖米面油、肉蛋奶、果菜茶和水产品各个品类。那么烦恼来了,有人体重超标,有人营养不均衡,怎么吃才算营养健康呢?
据了解,我国居民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素摄入总量已基本达标,目前主要是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大豆及豆制品、牛奶及乳制品等优质蛋白摄入不足。为此,农业农村部将研发推广营养健康食谱,重点引导增加优质蛋白、富含膳食纤维等食物消费,简言之,就是“减油、增豆、加奶”和“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水产品”,“通过进一步引导城乡居民调整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让老百姓会选、会吃、吃出健康。”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说。农业农村部还将推出奶类、牛肉等美食地图,推动农产品消费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
怎么买:冷链物流支撑“极速达”
岭南的荔枝要想保持不腐运到长安,800里加急也做不到。这一“史上最难快递”难坏了当年的荔枝使,而今,早上从枝头摘下的鲜果晚上就能到达北方居民的果盘里,冷链物流是关键。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我国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超过9800万立方米,比“十三五”末翻一番,这“最先一公里”的保鲜和初加工能力的提升,很好地支撑起从枝头鲜到舌尖甜的“极速挑战”。接下来,农业农村部与商务部将一道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补上冷链设施短板、降低流通损耗。
“我们还将建设多层次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发展即时零售、共同配送等新业态,培育电商带头人,打造‘农字号’网红产品。”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张祥说。
据了解,商务部和工信部将搭建产销对接、产需对接平台,让优质农产品卖上好价,也为消费者寻找更多优质美食。
土地上生长出的不只有农产品,还有美丽休闲乡村的好景致,村字号的文体活动和乡村休闲旅游近年来发展得有声有色,江文胜介绍,下一步将推荐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实现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的农文旅融合新场景。(“学习强国”记者何烨)
责任编辑:左臻